这几天在学习一些认知方面的知识,也对当下自己的状态和面对的世界产生了思考。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来源于我们思想和认知的独一无二。我们的思想认知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宽度和高度。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思想认知的产物。
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而已,客观的外部世界给我们的刺激也来源于我们自己的灵魂深处。所以我们当一个社会人很简单,但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认知的自己很难,因为我们从来都是过多关注外部世界的金钱利禄,沉醉于繁华世界的纸醉金迷当中。我们和内心深处的自己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链接,所以内心世界的我们是封闭的。
我这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我的潜意识里会产生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几乎不受我的思想控制,不自觉就发生了。我在想这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小时候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
我生在农村,而且自己智力发展有些缓慢,从初中开始就在县里最好的初中上学,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了和县城孩子的差距,那时候开始自己就变得很自卑,到现在我感觉这样的自卑感也试试出现在我的大脑中,影响着我的判断和行为。
而且我现在的思维很多时候是落后的,烙下了家族遗传的痕迹。家族成员中的一些行为和习性现在想来自己身上也总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而这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性其实对我们的人生是有阻碍作用的,多年原生家庭的浸润,这样的认知可以称为习得性认知了,习得性认知产生的习得性行为能够限制影响我们的一生。
我在想习得性认知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让我们突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一样。我们从出生开始,我们眼前的家庭就开始构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父母的语言行为和他们产生的氛围都在无时无刻不侵蚀着我们那单纯的心灵,一天天一年年中我们习得了父母的一些行为和思想,很多人说这是遗传,但是更多的是在观摩中变成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走着走着成为了我们父母的样子,而不是他们期待的样子。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品德及一些行为习惯甚至也有的老师可以温暖点亮孩子的一生,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但是我们还要从根源上来改变孩子的习得性认知和行为。例如从幼儿园或者小学开始就要关注亲子关系、开设家庭教育磕碜或者讲座,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知道只有自己改变孩子才能够改变,我们对孩子的无限美好期待是建立在我们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思维和行为认知平台上他们才能够做到的。如果我们只是单纯要求他们做到我们家长做不到的事情,他们会越走越艰难,只有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改变了,孩子们才会真正突破习得性思维的局限,才能够真正开启新的思维和认知旅程。
所以我们的人生不是局限于世俗世界无法自拔的,我们的时间精力更应该放在我们内心的觉醒和认知的觉悟上,只有一步步突破了这些现实世界给我们的限制,我们的人生才能够真正算是独一无二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