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利用大屏幕展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和表格,组织学生独立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各层食物的位置与面积 的不同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并思考问题进行作答
预设:
学生1:每天要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类
学生2:不同的位置与面积代表着每天不同的摄入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结合提问锻炼其从实际情景中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环节1:完成统计表,认识百分数
教师活动:让学生帮助笑笑完成她家的一天各食物摄入量的表格,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问题: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指的是什么?你会计算吗?各个数值是多少?
学生活动:进行计算并汇报和交流。
预设 学生1:占总摄入量百分比指的是每种食物的摄入量除以食物总的摄入量。
学生2:油脂类占总的摄入量的百分比是1.3%。
学生3: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指的是每种食物的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具体情境中百分比的含义,并学会计算。
环节三:师生合作,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
扇形统计图是将总的摄入量看成了一个整体,每一种是其中的一部分。扇形统计图能够描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扇形表示部分,圆表示整体,部分越多所占扇形越大。
(学生的感性认识)
也即是:用整个圆表示单位“1”,用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示不同的数据,能清楚的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上升为理性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给出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向学生提出,一年级学生和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的分配有哪些不同?你能根据统计表计算两个年级学生的上课睡觉的时间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巩固新知,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强化重难点。
四、总结评价,回顾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回忆中把握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五、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同学们在课下,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可以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设计意图: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