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月-第5本书
想要了解我们在工作中的状态,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生活。
我们的私人生活与职业生活是一体的。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保持正念,并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都投入完全的专注,这会让我们付出个人生活和职业的双重代价。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把繁重的工作,变成人生中磨砺心性的手段,提升人生的幸福和成功概率。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解决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只有把繁重的工作,当做人生修行,让人的思维和身体回归当下,保持正念,就能让自己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通过禅修回归正念当下,用三种特权(理解、爱和放下),重新定义工作和这个世界,把工作变成一种人生禅修,最终可以在平和喜乐的状态下,通过正念进入极度专注的深度工作,成就自己的事业和幸福人生。
感悟此刻,从享受当下开始
一片面包放进自己嘴里,你要咀嚼的就是这片面包,而不是你的计划、忧虑、恐惧或愤怒。
这是正念的修习,你正念地咀嚼,并且知道你在咀嚼这片面包,这生命的美妙滋养。
我们可以这样工作:意识到我们有很多机会去选择自己的工作和工作方式;去寻找乐趣,而不是陷于惯性的压力和紧张的痛苦当中。
当修习正念时,我们修习去享受工作,享受打字、计划、组织、开会、见客户,以及通常所谓在“工作日”所做的任何事务。
在做每一件事时,如果全部的身心都能够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自由和喜悦。
在沉淀中获得成长
我们惯性地总是在做不同的事情;静止,不做什么,我们缺乏这样的能力。
停止思考对我们非常有帮助。专注于呼吸,我们就不再忧虑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不确定。
如果你时时被思考所绑缚,那么不久你就会精疲力竭,再没有余力让自己真正地活在当下。
不去想你的计划,问题不可能通过纯粹的思考得以解决。我们的修习是不去思考,这是修行取得成果的秘诀。
不用试图用头脑去思考来寻找答案。我们只是种下一颗种子,然后让它在地下慢慢生长。等待成熟的那一天,答案自然就会出现。
休息,随时可以进行
一家人安静的吃饭,不一定要讲个什么才可以,就算大家在一起专心的吃东西什么都不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正念行走时,协调行走与呼吸的节奏,并把注意力聚焦在足底,如此步步都是滋养与疗愈的修行。
专注当下,休息时间也可以具有非常大的生产力。如果能如此,我们就不会受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的痛苦折磨。
克制,保持正念
克制不良情绪:
繁重琐碎的工作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压力和情绪。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要懂得自我克制,不说话也不行动,并且立刻回到我们的呼吸。跟随呼吸,我们可以缓和自己的情绪。
克制过多欲望:
佛教传统当中,饿鬼是一种腹如山谷却永受饥饿之苦的鬼魂。尽管他们的肚子很大,但吃不了太多食物,因为他们的喉咙太细,细得像针一样,所以进食量很小。
因为这个原因,饿鬼永远都吃不饱,他们永远都得不到满足。我们可以拿这样的譬喻来描述那些渴求爱与理解,却缺乏足够接受能力的人的状态。
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要学会克制自己过多的占有欲望和表现欲望。先学会换位思考🤔,打开理解的通道。
正念,愉悦的工作
把周围的环境整理得干净整洁就好像也去除了蒙在心里的尘埃,让人满足愉悦。
同样,正念帮我们清理心中杂乱无序的情绪和思绪。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思考同事之间应当如何协作,以及如何建立一套职场的伦理规范。只要我们把对方看作一个人,就能意识到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希望和道德。
如果你有能力从事一项职业可以帮助你实现慈悲的理想,那就请你怀着一颗感激之心。请正念地活着,简单地活着,清醒地活着,帮助他人获得正当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