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默萱
由于负责组织陈群洲诗歌朗诵会,今天有幸结识了作家陈群洲老师,读了一首他的一首名为《爱你的方式》一诗后,我便被其诗歌的情之深、爱之切深深地触动了。
爱你的方式——陈群洲
最后,我决定用漫长的一生一世
来证明我渺小得如同尘埃的爱
尘埃般的爱里,有露珠的光芒,小小的疼痛
我无法送你跑车和整个花园的玫瑰
但我会穿越风雨守候在你可能出现的路旁
会数着日月星辰等待你每一个姗姗来迟的生日
会,以内心微弱的火焰悄悄照亮你
这样的方式是否过于单薄了些
但燃烧的激情会消散,不过一瞬
太阳升起又落下,不过一日
枝头上的叶子从嫩绿到枯黄,不过一春
我的爱四季常在。现在和未来一样
不管你在意与否,接受与否
五谷杂粮会老去。誓词和栀子花会老去
你我也都会慢慢老去。有如黄昏终将到来
夜幕降临之时,美貌的你将满脸皱纹,步履蹒跚
而你朴素的名字,笑声,比蜜还甜的容颜
你最初让我见到的单纯而羞涩的样子
会永远年轻。长生不老地灿烂在我春潮奔涌的梦里
春过去了。秋过去了。我的爱还在疯长
直至有一天,想你想不动了
你发梢上淡淡的香还会在我的周身弥漫
诗的开头写道:
“最后,我决定用漫长的一生一世,来证明我渺小得如同尘埃的爱。”
诗的开头让我想起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故事,在他们成婚之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多么让人感动的回答,而她做此选择的原因,其实是对梁思成无私给予之爱的恩赐。林徽因曾经十分沮丧对他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后无比震惊,痛苦不已,经过一夜的思想挣扎后,他权衡了他和另一个男人的长短,深知自己不如金岳霖后,他毅然地告诉他:“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后,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说了一句让人感动万分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偿还。”
这个故事让尤我为感动,后来,她真的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梁思成,她的一生,短暂却绚烂,她的落幕,是一场让众人仰望的华丽消逝……
而今,世间还有多少的爱,可以持续一生?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的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离婚率的飞速增长,昭示着世人对于爱情急功近利、遗失信仰的病态特征。
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这样的光景,曼妙而美好,却不知何时能够重现。
在陈群洲老师的眼里,漫长的一生一世,他却说那是“渺小”如尘埃的爱,可见,他不会孤高自傲,因付出爱而自觉伟大,也不会患得患失,因为自己付出了一生的爱而斤斤计较。
世间所有的爱都一样,既有甜蜜,又有忧伤,既让人沉醉,又让人痛苦。
陈群洲老师却说,尘埃般的爱里,有露珠的光芒。他心思细腻,将爱中的欢喜汇聚成团,等待尘埃落定,析出透明,像涟涟的露珠荡起清荷……而那入骨的痛,他却说是“小小的”疼痛。让人读来不觉疼痛,反倒觉得万分可爱。恰如冰心的那句,“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这样的无微不至、默默无语的爱,读来让人心灵变得柔软,爱,不需要太多感天动地的海誓山盟,而是生活归于平淡后的默默付出,是风雨中的守候,宁静中的等待,是生怕惊扰了另一颗心灵的“悄悄的照亮”。
因为太爱,他生怕这样的爱太过于单薄,可他又深知,燃烧的激情终会消散,如烟火划过天空,转瞬即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单薄的爱积累厚重,让她的生命在有他的日子里从此四季如春,他愿意,陪她一起,看黄昏日落。他愿意,陪她一起,待夜幕降临……
诗的感人意境让我想起了叶芝的那首闻名中外的《当你老了》,那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的至忠至诚的爱情诗篇。两者皆是歌颂了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恋。
当华容褪去,留下的,是朴素真挚的纯情,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纵使岁月流转,韶光飞逝,初见时的容颜至始至终都凝固在他那春潮奔涌的梦中,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凝结的梦里开出来了一朵疯长的花,伴随年华的流逝,却从未凋落。
他对她的爱是如此地深沉,他用他一生的思念去给她呵护和滋养,她的一生,因为遇到了她而变得活色生香。直至垂垂老矣,不能动弹,她的那一抹暗香却依旧如影随形,在他的周身弥漫……
这首诗让我看到了诗人陈群洲内心的天真浪漫,与对爱人的至爱深情。他对爱人的柔情蜜意折射在细致入微的关怀里。
唯有一双富有深情的眼,才可以打捞出这些细碎尘埃中的耀眼光芒。因而,字里行间的诗,又是那尘埃里折射光芒的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