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一切都已看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01
为了弥补二模考试基础的不足,最近的语文教学就是对基础进行横扫式考改、改考,默改、改默,说实话,我都有点烦我自己了。
若只为应试,真的不要指望能培养出什么幸福的人儿来。
为了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尽最大化的给榨出来,每一节课我都不得不牺牲几分钟宝贵的时间来吊吊学生的胃口。而学生,似乎也习惯了从语文课里能找点乐子。
这一阵子,我总是倾向于给学生讲诗,讲写诗的人。扎西拉姆多多之后,讲余秀华。
讲诗人必先从诗句开始:
人世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
我要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我一直是一个怀揣泥土的人,遇见你,才有了瓷的模样。
早晨来临,我还是会一跃而起,为我的那些兔子,为那些将在路上报我以微笑的人们。
当我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三年了,他们已习惯于像我一样猎寻这些触动心灵的句子。
三分钟的读背积累后,我讲余秀华在人间摇摇晃晃的生活,讲她的兔子,讲那个她为之买了一套房子才肯离婚的臭男人,讲记者会上那个卑鄙的记者提问,尽是羞辱,只听因脑瘫而口齿不清的余秀华霸气地说:这是一个混蛋问题,下一个……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在下面鼓起掌来,我甚至看到了晏鹏、何东骏在那里为余秀华叫屈,满满的少年正义感。
可是,不知怎的,我的脑海里却随即闪现作家胡淑芬说过的话:少年说,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猥琐中年男,我就杀死自己。可当他真变成了猥琐中年男的时候,当初那个少年早已经死了。
惟愿,惟愿孩子们永远血气方刚,永远热气腾腾,永远正义满怀,永远都是爱憎分明的那个少年。
02
今天,《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B刊到了,认认真真地学习,读宁鸿彬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从何而来》,不觉想到了《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4期的“凝望大师”专栏,温故知新,似乎一天的时间,我都在宁鸿彬老师的语文里仰望着。
摘记如下:
宁鸿彬老师,北京市人,大专学历,多年来,一直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走教育科研之路。进行过六个周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优化教学设计、巧妙掌控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发表教学随笔和论文几百篇。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读读他的教育观点吧,会让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禁不住热血沸腾。如:
决不能因为学生要刻苦学习,教师就可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决不能因为学生要吃苦的精神,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苦吃。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贪安逸,不怕吃苦,这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教师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教师的教学手段问题。
我们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吃苦;我们主张乐学,也绝不是否定学习要具有刻苦的态度。刻苦,指的是学习态度;乐学,说的是学习方法。
是不是启发式教学,决不能只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而要看它的实效,即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即使没有问答,学生的积极思维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是启发式;相反,形式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思维不能积极活动起来,也不是启发式教学。
语文课堂上,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要在指导上下工夫,在打开学生哥学习环节的“思路”上做文章。
宁老师的语文课改历程和思想,竟然让我的心中热气腾腾的,我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看专业杂志看得这么投入,这么兴趣盎然,这么不在意时间的流逝…
看来,只要热爱,只要有兴趣,一切不可思议都可以变成理所当然。
关于教学,关于课堂,这里的学问太深太深,值得我好好探索。
03
今天最大的功劳,是给熊孩子做了三顿饭。
中午炸了爆鲜鱼,炒了干丝、菠菜,烧了萝卜丝面汤,蒸了胡萝卜米饭,切了四个煮鸡蛋,熊孩子吃的津津有味,是比食堂的伙食好多了啊。
如果有时间,哪个妈妈不能倒腾出几个菜来?!不就是因为时间不够用嘛,上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备课,各种稿件,还想读点书,一天二十四小时怎么够?怎么够!
自从允诺学生每天1500字,心里特别踏实,觉得哪一天,都没白过。
白岩松说,真正的读写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
我愿我能是熊孩子最好的榜样。
04
今天竟然莫名为李健的《一生有你》而欢喜,听得像熊孩子吃的饭一样,津津有味。
因为梦见你离开
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
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当所有一切都已看淡
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李健坐在那里,安静的弹着吉他,任旋律流淌,真真是美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