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用文字说点事
本想着过来报道上班,却因各种原因,一直也还没弄成,借着在寝室的空隙时间,把《匠人天下》随便翻看了大半,情到深处,想着写点浅薄的感想。
如题目“匠人”所写,第一次接触到书时,以为只是一部单纯描述工匠的小说情节,报着试试看的心态和消磨时间的心情翻看的书本。当开始看时,开始的序言用不乏味的带有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以及匠人精神的一些情节带入书的故事里,而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投入书本之中也寻得一些曾经的记忆及振兴乡村的兴趣,慢慢地也就不讨厌这本书了。
在我的想象中,建筑应该是乏味的,也是一个个安全帽堆积起来的工作场所。但是,在《匠人天下》里,我读到的是对建筑工人的佩服和欣赏,看到的是建筑工人为城市发展的辛勤付出,想到的是生活上的的心酸和不容易。我想,生活中的建筑工人,应该更累更苦,但,大家都在为生活坚持着。
共鸣是我们难求之点,人际需要,看书更是渴求,而在《匠人天下》的故事情节中找到不少的共鸣之处。
在书中写到高忠远的父亲高德树因为家里生活拮据,趁着农闲时节,背着个袋子出去外面找活干时,当时脑中浮现无数个幼时的画面。多少年前,家中也是这样的情景,父亲也是这样的画面,每当农忙时节,父亲就回来干农活,每到农闲时节,父亲就大袋小袋的出发,更多也是干的建筑,在外揽活的场景我未曾见过,但我想应该和书中描写的相差不几,也是和工友们一道,哪有活往哪走,也不记多重多难的活,就希望家里生活能好些。
那时我和大哥都还在读书,那时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普及,家里生活支出点也很多,那时还很不懂事的等待父亲回来以便和他拿新衣服穿、拿糖果吃。年少的记忆已远去,家里也还不是很好,但也没有早时的情景,现在为了生计,大家都天各一方,奢侈的见面更多是在新年时候,儿时记忆已忘却或是不再提起,只是在某个时刻某个场景,被某个情绪再拉起。
还有在书中写到,高德树在干活时,因为工作的不慎,所需的工作材料掉下来,把高德树的手臂伤到,而且造成其再也不能干苦活重活,那时一下家里的生活陷入深沟,后来还是在高德树的亲家老马(公家人员)和老板的说辞下,以一定的赔偿金额解决了事情。曾何时,这样的场景就在自己的身边发生着,而且也是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场景。那时的我还是刚入大一,对一切事情还是唯唯诺诺,谈事也提不起多大的勇气,只是当时父亲发生的时候,就没有小说里那么顺利,虽然也是以私了解决了事。当时我还特意去查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虽然做这些也不能为这件事解决什么,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的喜欢上了法律。也同时,感谢当时为父亲事情跑前跑后的亲戚朋友。
书中也好,生活也罢,回旋有落,但曲折本也是生活的写照,经历了,过去了,都是生活一部分。就像在书中高家村‘刺儿头’出现的场景一样,起起落落,富贵过,贫穷过,又回转,都是生活。
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也不追求艺术与生活的的重叠,只是在某些共鸣处多些自己的情感罢了。
至此,看了大半,很是精彩,高忠远已脱离稚嫩的面貌,换得事业的一亩三分地。到了快吃饭的时候,在纠结,是先去吃饭还是继续啃,终究还是抵不过肚子的呼喊,吃饭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