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看马尔克斯老爷子的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那简直是一座宝库。在读的过程中,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才发现原来很多内容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
下面这篇笔记是旧文。发出来,算是回顾,也是准备。
1.关于霍乱
我觉得霍乱在本书中除了作为淡淡的时代大背景存在以外,更主要是作为爱情的象征存在。以下两处是比较明显的文字联系。
第一处,弗洛伦蒂诺年轻时遇到费尔明娜时害上相思病。
“脉搏微弱,呼吸沉重,像垂死之人一样冒着虚汗”。
“并没有发烧,浑身也没有哪一处疼痛,唯一确切的感觉就是迫切地希望自己死掉。”
“于是再一次证实了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第二处,老年弗洛伦蒂诺在能够再次与费尔明娜面对面时,腹部绞痛。
他的司机对他说:“您要当心啊,弗洛伦先生,这可有点儿像霍乱。
爱情即霍乱。爱情是种病。爱情无药可医。爱情来得猝不及防,霍乱走时死伤无数。
2.关于开篇摄影师之死
人老了,活着只剩下了耻辱。摄影师选择了自己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趁着自己还没有被老年的耻辱淹没。
乌尔比诺医生的儿子认为:如果没有老人阻碍,世界会发展得更快。同时,小乌尔比诺医生还预见“将会有一个更人道,从而也更文明的未来,那时,人到了不能自我料理的年龄,都将被隔离到边远的城市,以避免老年的耻辱、痛苦和可怕的孤独。”
摄影师的行动算是践行了小乌尔比诺医生的理论。而佛罗伦蒂诺和费尔明娜则用行动扇了这个理论一个响亮的耳光。
老了,生命中不光只有耻辱,还可以有爱情。开篇摄影师之死,不光点明了全书的主旨——爱情,还和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的爱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都是面对生活,面对爱情的抗争,你会如何选择呢?是放弃,还是坚持到最后?
3.巨细无遗的细节
这本书对一些细节的描写到了巨细无遗的地步。不光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有对人物动作的详细分解描述,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入微的描写。
初读时,感觉罗嗦。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却爱上了这种写法。一是因为这样的描写方法让我有在看电影的感觉。甚至好像走进了画面,感觉我就是故事发生现场的隐形的幽灵。
二是这样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活的节奏。不是么,生活中的任何一天都不会因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而放缓或者加快,每一个动作语言细节在生活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瞪大自己的眼睛,看着这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从自己眼前走过。不快不慢。
看这个书的时候,总感觉有不少话想说,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直到读到最后二十页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能充分感受到却又不可言说的不就是生活么。
4.各种各样的爱情
看了一些介绍,说此书意在书写各式各样的爱情,淫乱的,忠贞的,少年盲目的,老年睿智的。但我觉得这个书只写了一种爱情。
或者说真正的爱情只有一种。
这种爱情跨越时间,有等待的耐心,有互补的愉悦。这种爱情在肉体之上,不因生命中任何的过客改变。这种爱情把人变成热情似火的诗人,也把人变成睿智的长者。这种爱情是一生一世。
5.费尔明娜
无疑,费尔明娜是美丽的女人。
她“走路的样子就像一头小母鹿,仿佛完全不受重力的束缚似的”;她“看上去就像一位头顶王冠的女神”;她“完美无瑕、高高隆起、有着孩子般稚嫩乳头的乳房,在昏暗的房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医生“用舌头舔湿了中指的指肚,轻轻碰触了一下她那毫无防备的乳头,而她感觉到致命一击,……全身震颤直至发根的滚烫羞红”。
年轻时的她明艳不可方物,简直就是污秽泥塘中唯一一颗闪光的珍珠。而当肉体的光辉褪去,唯有爱情能继续让人美丽。
虽然她已经老得“闻上去已经有股秃鹫的味儿了”,“肩膀布满皱纹,乳房耸拉着,肋骨被包在一层青蛙皮似的苍白而冰凉的皮肤里。” 弗洛伦蒂诺依然希望吻她,和她做爱。“他的侍卫昂首挺立,她发现他并非偶然让她看见他的武器,而是像炫耀战利品一样有意地展示”。
76岁到弗洛伦蒂诺对72岁的费尔明娜说:我为你保留着童真。
容颜易老,青春易逝,永远保持美丽靠的不是美容化妆,跑步瑜伽。唯有真心的爱人才能让彼此永远美丽。爱人的眼中,美是不变的。
6.性与爱
书中的性与爱是分离的。可以有性无爱。可以有爱无性。医生因为精神上的出轨,在他死前换来的是家庭的崩溃(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因为这个家里没有爱)。弗洛伦蒂诺身体无数次出轨,却为费尔明娜守得精神上的童真。
书中的性与爱又是贴合的。相隔20年后的船上,佛罗伦蒂诺和费尔明娜的做爱便是证明。
爱是决定性的,性是延展性的。
7.还有两处喜欢的细节
最喜欢书中两个段落,一个是鹦鹉,一个是超强嗅觉。几乎看得见作者写的时候在笑。
本文原创。曾发表于豆瓣和个人博客。特此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