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有高低之分吗?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象表现出的对现实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和反映过程。它如同感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的特征和联系,是感性认识。而思维能反应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理性认识。
思维以感觉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不但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而且探索寻找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
思维通过其他媒介的作用认识客观事物,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对客观存在的关系联系进行多层次加工,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高阶形式的思维活动及成果可能存在广度品质的差异,也可能存在着深度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思维有高阶低阶之分。
2.高阶思维应该高在哪里?
思维的本质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的自觉的、间接的以及概括的反映。因而,思维活动常常被归属为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常常被归为认知过程。
由于思维常常是以加工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不同思维活动的加工难度,加工质量以及思维结果反应对象的包容性、深刻性的品质就可可能存在差异,使得思维的高级低级之分。也突出的表现在认知领域。
通常大部分人就把高级,低级跟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层级联系在一起。认为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的抽象度和复杂度更高,处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属于高阶思维。这种确定方法比较简单,但只是注重了活动的形式、结果和复杂程度,忽略了内在思维。
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过程,忽略了思维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不太准确,也无法体现思维的能动性、抽象性、概括性、综合性等品质,而且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思维活动都归给于认知活动,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狭隘,过于简单化的认为。
情感活动操作活动少不了思维活动,从实际情况看,分析、综合、评价是不能保证思维达到高层次的,即使是创新,也不能肯定思维都达到了高级层次,既然高级位置,不应该在意活动的形式,结果和复杂程度,那么应该是在何处呢?
笔者认为,高阶思维契合于相应的思维、活动的品质,由于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是概括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所以,高阶思维应具有以下特征。
1.周全性。
注意将事物放在整体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和综合,关注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全面考虑特定。范围内各种有关因素及其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
2.深刻性
能深入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准确的把握事物内部事物与外部实践最根本、最重要的联系,甚至突破学科的局限。
3.广适性
由于能接是同类事物的本质,高阶思维的适用范围往往较广,包容度较大,等等。
深刻性常常跟抽象、概括联系在一起,从而能够提升思维的周全性和广式性。因此,对于高阶思维的特征和品质来说,深刻性,周全性和广适性可能更为重要。周全性和广式性则可以作为一种深刻性的一种标度。
系统思维,特别是复杂的系统思维,是实现高级思维,周全性的有力保障。辨证唯物的哲学思维是深入初级,事物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根本保证在周全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的有效实践。实事求是则是实现广适性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为了学会高级思维,掌握高级思维。必须学习并善于进行系统思维,必须学习并善于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必须勇于实践,重视效果,实事求是积累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