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卡夫卡一生都在苦苦地探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但至死都无法对他的思考和探索给出令他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论,也无法通过他的创作描写生活的结局,无法给自己的小说一个满意的结尾。《城堡》写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一部小说。它不仅是卡夫卡的生命体验与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他创作风格成熟与定型的标志。
这部小说最能体现他的创作风格和特征,一反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采用全新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构筑了这部现代艺术的迷宫,使《城堡》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美学上的震撼力。
K在《城堡》中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他没有身份,没有亲人,没有真正的朋友,似乎他所处的整个村庄都对他充满了敌意,也得不到城堡当局的信任。这种绝望,事实上在K对城堡不断的追寻中表现到了极致,追寻实则成了他失望情绪的流露和发泄的一种方式。孤独感、荒诞感和对社会的陌生感,在卡夫卡的《城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K的身份是孤独的,他在追求进入城堡的过程中,一直是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陷入城堡这样一个未知的荒诞世界,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徒劳的,永远也达不到任何的目的,当这种努力化为泡影后,孤独本身却变成了他的追求,K展示了绝望中的一次次的反抗,遭到命运无情的惩罚。
整部小说有关K的个人情况信息少得可怜:性别、年龄和他的企图——进入城堡。可以说K这个人物和他的名字一样只能算一个空洞抽象的符号,可以说K仿佛是一个不明物体被抛入一个外在陌生化的空间,成为城堡荒诞性的一部分。
偌大的一个城堡终矗立在近处的丘峦上,甚至能够瞥见里面有许多人在工作,但是谁也没有进去过,给人一种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飘忽不定,要不可及的神秘感,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那种与人的生存相对的,看不见却时时处处发生作用的力量的存在。进入城堡的努力象征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K的失败是作者悲观厌世的产物,是作者对人生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这就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压抑绝望的情绪。
作品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陌生与不可理解,还有了人本性中希望和绝望的矛盾挣扎,在一遍遍希望和绝望的反复煎熬后,最终憧憬变成了压抑中的叹息。文本反映了人们在痛苦与希望中无力挣扎的无助,也反映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环境下,人们内心的惶惑和不安,人们极力想把社会看透,但根本无法做到,只能在雾一般的现实中像主人公K一样撞来撞去,实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在旧的信仰崩溃后无法找到新的价值体系的迷茫和恐惧。
“悖谬”是贯穿于全篇,叙事线条的交错、蔓生形成了小说文本的开放性,小说情节之间的相互矛盾冲突形成了真相与表现的杂烩,扑朔迷离、纷繁复杂是主题的悖谬,“对话”最终指向了非对话性,这正是文本内涵的悖谬。K以及村民们其实共同刻画了一个城堡世界。
无论是作品表层次的人物塑造、语言刻画、心理描写等方面,还是深层次的作品寓意及思想内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颠覆了于卡夫卡之前任何时代任何作家的小说创作手法。《城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人生常常就像小说中的那样不可理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城堡,那里无比美好,我们始终渴望被这个城堡接纳、认可,这样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如果我们一旦发现这个城堡的虚无,就会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根基。卡夫卡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不是他一个人的困惑,而是现代人所共有,这是卡夫卡的伟大之处,他在小说里所刻画的孤独与困境,所有的现代人都会深有感触。
以上是我对卡夫卡《城堡》读后的感想。
卡夫卡《城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