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已经过半的2018
留在脑海中的成就事件
除了历经艰险地通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两年前参编的书稿终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售
剩下的、不曾虚度的时光烙印毫无疑义地,来自主题营。
001清单主题营——哎,擦肩而过!
三月份因为开学事务繁忙加上焦虑备考,果断放弃了清单主题营。
当时心里想,等空了,自己选十本书,补上清单这一课。
但实际上,目前为止都没出现理想的这一刻。以后,可能也不会。
实际上的实际上呢,虽然三月份以来的时间确实安排的算紧凑了,但被自己浪费掉的时间肯定还是一把又一把。
比如,7月10以来的这十天,可以做的可以更多。
感悟:
很多事情错过也就错过了,当初的信誓旦旦都会在时光的流逝中销声匿迹。
002精读主题营——哇,挑战成功!
五月份在纠结犹豫中参加了精读主题营。因为520补考笔试,当时给自己的定位是只求完成不求完美。
临近考试最后两天,当发现还有很多备考内容没把握的时候,内心一直犯嘀咕,万一这次补考不过,会不会后悔因为参加主题营而占用了很多备考的时间?
当察觉到这一想法时,内心另一个小人告诉自己,又不要一百分,有些不会也正常。还好,就在边焦虑边自我减压的情况下,不仅顺利拿回两张毛爷爷,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考试。
遗憾的是,五月主题营没来得及写复盘。
截止日期之前匆匆写下的600字,想着不为评选、不为完成任务,只为记录成长而完稿来着,但最后的最后在学期末的各种繁杂事务中石沉大海,直到这次复盘才想起这茬子事儿。
感悟:
两件事情同时做,看似每件事情的完成时间都被压缩,但时间的利用率和做事的效率却在时间的紧迫感中无形地被提升,鱼和熊掌有时候可以兼得。
003共读主题营——呀,榜上有名!
七月份正值暑假,几乎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共读主题营,甚至六月份就意淫着暑假中的自己可以在这次的主题营中好好成长起来。
在溜娃的旅途中兴奋地完成报名和买书后,想着这一次肯定可以每天12:00之前完成打卡,“完成”已不足以成为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可素莱,第一天11:56踩点打卡,第二天因为临时接到加班任务,出门前虽写好稿子但没有成功发送到手机上,所以遗憾地加班回来后才打卡,时间是15:42。从此,12:00之前打卡的这根弦松了下来,后来的8天只有一半时间是11:00之前打卡,甚至有两天已经踩了23:00的点。
好吧,第二天已经掉链子,“行动力爆棚”的勋章就不用惦记了,这期主题营的目标就只剩结合事例、文字输出比上一期要有进步,而不只是空洞的文字完成打卡任务。
本以为主题营也就这么不痛不痒地来了去了,但第四天班级群里居然被@,一看是文捷搬运的喜帖,哇喔,是我的,“今日优秀”。简直不敢相信,赶紧到大群里又确认了一遍,科小美“今日优秀”没错!
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我久久没能平复,一直沉浸在“哇,我也可以”的力量感中,觉得在主题营看得见的成长慢慢显露了出来,对下半年的期许自然又迷之乐观起来。
感悟:
1.人天性贪图享乐。在紧急不重要的脑残琐事和重要不紧急的烧脑要事之间,人性和自律的天平一不留神就偏向了舒适和享乐,所谓自律也就毁于一旦。
2.心想才能事成。比如,在文字输出这件事情上,第一期果断放弃,想都不想的事情,肯定与收获无关;第二期只定位在完成,收获可想而知;第三期想着要比第二期有进步,还真费了脑细胞,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联系自己的生活、有质有量地输出,自然,在输出这件事上真的有了不一般的收获。
004没有主题营——喂,自律才行!
一放暑假,整个人的发条都松了一半,任你前期幻想有多让人热血沸腾,似乎想着就可以让自己看完所有想看的书、想看的电影、想写的文章、想完成的任何一项足以让自己变得很牛的事情。
但实际上,当外界所有的硬性指标都没有,完全靠自律去掌控生活时,人性中贪图舒适的火苗会逐渐蔓延出来,一点一点地吞噬千辛万苦建立的自律。
十天的共读主题营竟然已经结束,有些不舍、有些慌张,因为接下来没有主题营的暑假该如何是好?
从他律走向自律,我能行么?
以前不行,从此以后必须行。
因为,现在的我已经了然,想要成长,需要适当地反人性,需要把自律作为每天、每个阶段、一辈子的修炼,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感悟:
入营半载,尽管才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复盘,但竟已经像剥洋葱一样,欣喜地褪去了一层、甚至两层外衣。可能,待到鼻酸流泪之时,离那颗最想要的心也就不远了。很庆幸,2018选择了读书营,期待下半场在码字这件事情上,一层一层地剥出自己的内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