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标题,应该是说可能很多人都写过,大体上来说,都应该是换一个视角来看问题。或者说重新框定这个问题,就会发现问题背后的价值。
应该说,没有人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有问题不是问题,可是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这是我们说的第一条假设。
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我们深深说的危机,可能是一般人不想面对的,可是危机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危险的,可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机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新的演员,没有什么演技,然后你和一个老演员共同在一个竟技节目中比拼演技,那么你有没有胜算呢。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新演员可能的反应是:我什么也不懂,没有演出过什么大的或者是好的作品,我可能一点胜算也没有。
其实这种想法真的很正常。可是选演员的决定权是在导演手里。
那么导演会怎么选呢。我相信,这个新演员是没有考虑过导演的心理的。
是的,选择一个老演员,是容易的,可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老演员因为很经验,其实很容易受过往演出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一个套路。另一个问题是,导演用了一个老的演员,即使这个作品拍出来非常成功。可是也有人会说,这不是导演的功劳,而是这位名演员的功劳。所以导演的作用可能就是不能体现。
所以导演选择演员的标准一定是两方面都要考虑的。
所以在这个竞技节目《演员请就位》中,我深深就会看到,很有演技的演员并没有被导演选择,反而那些什么经验也没有的新演员被导演所选择。是因为一个大家看起来什么也不会的演员,经过导演的调教,然后在一部作品中表现非常出色,观众就会明白,这真的就是导演的功劳。
所以看问题,不能只从自己的方面来看问题,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是会很不一样。
有一样一则笑说,有一个人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我爹”。而且这个人还喜欢在网上来买东西。结果这个快递小哥就会为难,每次就感觉被人占了便宜一样,每次来的时候,就要说“你是我爹吗,有你的快递?”可是有一天,一位语文老师听了他的烦恼,说这很简单,下次打电话的时候,你这样说“你叫我爹吗?”然后等对方的反应,然后再说有你的快递。是不是换了一种问法,但是这个方向完全就不同了。其实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啊。
举了两个例子,其实是想说问题中可能就有解决方案。
在李松蔚的这个关系视角这个课程中,就提到了这个通用的结构是三步。
第一步是接纳问题,虽然我们用了这个接纳,但是不是那种被动的接纳,或者稀为忍受。这个接纳的意思是,我承认这是一个问题,我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如果我不接受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存在,那么我可能就是这个问题,但是我接纳了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我有一个问题。听到这儿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到这和我看这个叙事心理疗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应该是将问题外化,只有将这个问题外化后,我们与问题就有了一个间隙吧。
第二步就是利用问题,就是找出这些问题中相对正向的东西,并加以利用。就如同我们前面举的例子一样,看到问题中的相对正向的东西。就如同我们许多人都有自卑的情结,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卑表明我们其实对于自己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也是有上进心的,我们看到了我们与别人的差异。这也是有另外一个词叫积极赋义。应该是同义词吧。
第三步就是替代问题,一个问题只所以可以长期存在下去,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可能曾经带给我们一些好处,或者是说继发性获益。当我们可以利用问题的时候,那么问题可能就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对于继发性获益,我们也可以换用另外一种行为或者方法有这个益处,但是没有这些问题带来的坏外吧。
不知道自己将这个标题有没有讲清楚,不过对我来说,现在可以写这么多,已经让我满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