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打電話,朋友問有無推薦的書目。
我忽然間有些恍惚,每次有人問我推薦書的時候,我總是要愣上一秒。
以前在學校,有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兩人同進同出,也一起讀書。偶爾有人問,推薦書目。我總是默默假裝落後一步不搭話,仗著對方並不帶上姓名的詢問讓身旁的人回答。那總是說著四書五經,引用著朱熹說的閱讀順序,侃侃而談也帶著一些官方用語,而我耳濡目染小幾次,仍舊沒能記住。
也一直沒有在意。
我從小讀書,沒什麼人給我推薦書目,父母不太過問,我自是按著興趣來看,學校後來有一些學生必讀書目,我不感興趣的仍是丟在一邊。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而拋開方向談讀書的,都是耍流氓。
總覺得,應當在確定方向後的讀書時,不懂得具體書目再問相關人士,而在最初的最初,沒有確定方向,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最適合你的方案。
只是有許多人,抱著一些別樣的目的而來。總覺得讀完書,自然可以出口成章、溫文爾雅、溫潤如玉、謙謙君子、窈窕淑女…
怎麼可能呢?
如若讀過書,便自動擁有了這些好處,那哪裡還會有壞人出現呢?強制讀書就夠了,還要警察做什麼?
讀書當然不是萬能的,讀書自然好,可不讀書,也不一定會差到哪去。
《斗破蒼穹》裡說,小人物沒有衝擊頂峰的天賦,可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活法。
我們都一樣。目不識丁也並不就低人一等。
人家子夏早就說過了:“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