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代久远的陶瓷工艺品,就在写字桌上方敞开式书橱里,我仰头注视它们很久了。
说他是小和尚,不如说他是光头的小人儿,他的眉毛皱成可爱的波浪形,眼睛圆溜溜的,两腮鼓鼓的,通红的小小的嘴巴比芝麻大不了多少,他身上穿着淡紫色的长衣,伏在绿绿的草地上,右手拿一把芭蕉扇。我从下面看他,在他的前面立着一样东西,上端很像一个戴着瓜皮帽的小孩子的脸,一双黑黑的眼,一个红红的鼻子。小心地拿下来一看,才知是个炉子。
索性把旁边的另一件工艺品也拿下来。这是个穿鹅黄色长衫的小人儿,伏于长长的案几上,似乎在读书,小小的嘴巴也在可爱地噘着。我把它放在电脑显示屏下端的台座上。这样,我在打字时,便可以看着它了。
我昨天做了一项决定,从另一个平台上撤了,账号还保留着,但不更文了。
动态阅读量还能过百,图文推荐量为0,以至于阅读量是可怜的“个位数”。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
平台无好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看着那长长的恨不得把文章内容全放上去的题目要求,心里一直在进行着顽强的抵御。字数不够,那就加上“见闻随笔”,再加个标点符号,若还是不够,纵使无奈中换题目,也绝不是平台推崇的三段式。
日复一日,终于厌倦。有时坚持一件事,只剩下坚持两个字在作支撑时,便没有意义了。
从今以后,只有简书。
每日的阅读点赞,也在进行着减负。
带着学习之心去读,便没有负重感。有时还有意外之遇,昨天读了好友“云展云舒”的微小说后,顺藤摸瓜,找到了“月.微型小说主题征文”,看了征文要求后,心中潜伏的一株水草迅速地浮上湖面,快速地写了篇微小说,然后抖抖索索地投了稿。心里七上八下,半夜,偷偷地取了床头柜上的手机,用被子遮住手机屏幕的光亮。当看到文章被收录到专题的通知后,才美美地睡下。
点,就点有温度的赞。斤斤计较,带来的是两两收获。充其量也就是二十个贝的区别,心却为之纠结而负重,多不值得。不想再为了求回赞而去点赞,认真地写出能上榜的文章,才是方向。带着真诚,给相扶相持一路走来的师友,给真心喜欢的文章,点一个真挚的赞,心也是安然的。
时时告诫自己,本是精神上的追求,就别让尊严掉落一地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