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288页,十九章到二十四章。这本书的内容是在成事的目的下怎么知己、管己。人生只有更好地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管理自己、精进自己,才有可能达到成事的目的。
战略是宏观,战术是微观,执行横亘在中间。目标远大美好,行动方案具体详实,执行就是那座桥梁,所以成事的第一要紧是“勤”,记住“懒”是万恶之源,“勤”是成事之首。
一个人想要成功,在战略上要不怕慢、不怕站、不怕走反了,必须有勇气和胆略。慢是坚持,站是麻烦,走反是在试错,有勇气和胆略去尝试、去承担结果。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坦然面对就好。
在做人做事上面不要自我要客观;不要固化要变通;不要思维定势要破局思维。
太以自我为中心,太看重自己,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客观。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认知的扩大,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而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只是茫茫历史中的一粒尘埃,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举了一个案例,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温州人的发展是依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转。你没有的我要有,你拥有的我就要更优秀,你优秀了我就要精尖,你精尖了我就要转变,甚至是齐全。
要先人一步,更要步步领先。温州的发展离不开温州人的艰难刻苦,离不开温州人的走南闯北,以及拳拳的回馈温州之心。他们客观、变通、有大我、敢立新……才使丘陵地势的温州成为今日温州。
我已经脱离职场,所以领导力、职场、带团队都只进行了粗读。在职场中,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基础,多谋发展是出路,不要一成不变,要保持一颗谦逊、上进的心,只有不被边缘化,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让我印象深刻。其意思就是说做事情的对错按照自己一贯的标准去判断,做了之后被别人赞扬还是否定,亦或是诋毁,都随它去吧,至于得失成败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意。对应作者的九字真言:不着急(遵从本心,不人云亦云)、不害怕(坦然面对结果)、不要脸(随人家怎么说)。
作者总结得很精辟,他说:世上只有两种事,一种是关你屁事,一种是关我屁事。是非成败转成空,不纠结人事,不迷恋过往。
对于信任,竟然有信任公式:(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自私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在大公司、大企业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都是要进行“量化管理”的,连信任都存在“信任公式”。
一个人多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少自私度,不但可以共事、可以背靠背,甚至可以以命相交。人生如若遇到这种人,那成事亦不远了。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量化的东西会更具体、更规律、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成事,能多成事,能持续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