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伤寒论》,很难回避六经的问题,历代学者对六经的实质说法各执一词,有以标本气化立论者,有以脏腑经络立论者,有六经地面学说,有六经阶段学说,诸家各有依据。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学习哪一类为好,同时可以兼收别家所长。比如以脏腑经络解释六经也有其长处,记得山西学者赵明锐在其著作中论述治疗肢体偏侧疾病按少阳经部位而选择柴胡汤,我在临床曾遇一患者右侧大腿外侧麻木,舌苔黄腻,据此断为少阳湿热,经治疗而症状全失,此患者典型少阳见证不多,而参考经络辨证少阳取效。当然也有患者采用六经八纲辨证一目了然,而用脏腑辨证繁冗不清。因此笔者觉得各家要彼此学习借鉴,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水平。
有些挚爱《伤寒论》的学者想以六经辨证统摄所有疾病,即提出六经钤百病之说。我个人觉得理论上也许可能,但实践中未必是一种好的方法。毕竟在祖国医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诸多辨证方法,各自有其丰富的内涵以及适用范围,各自有其优势和不足,倘若用一种方法统一起来,难免有时会有牵强附会之感。各种辨证方法都是人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模式,与人体实际都有差距,难说哪一种辨证方式是完美的,因此我个人意见六经钤百病之说不可提的太过,能用六经辨证固然好,用其他辨证方法能有效指导临床也好。
在多种六经辨证方法中,以笔者看来,胡希恕先生之六经八纲理论于临床较为切合,且简洁易懂,颇为实用。下面就其中一些问题再进一步探讨。
一、太阳病是表阳证
太阳病既然是表阳证,为何反而用桂枝汤、麻黄汤等辛温之药,感受寒邪,为何仍属阳?其实胡老早就说过:“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太阳病人体感受外邪,正气充沛,与邪气交争于肌表,当属阳证,与少阴之恶寒,但欲寐,正气不足之阴证显然有别。
太阳病分为表实与表虚,那会不会有不虚不实呢?个人以为,以虚实概念而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不虚则精气充足,不实则邪气不盛,若此当为平人而无病,所以探讨不虚不实意义不大。
二、虚热证归属哪一经
对于里实热证归属阳明,里虚寒证归属太阴学界基本成为共识,但虚热证到底归属哪经呢?笔者赞同胡老的观点,即虚而热者归阳,则里虚热证归属阳明。试观阳明证从白虎加人参汤即已有津液虚的存在,到竹叶石膏汤,津液愈虚,津血虚既是里热的结果,也成为里热的病因,因此将虚热归为阳明个人以为较为合理。
可能有学者会认为既然有里虚热,当有里实寒,里虚热归属阳明,里实寒当归属太阴。个人以为,里实寒确实存在,此所谓实,当为寒邪、水饮、寒湿、瘀血之类,其所以产生,乃因太阴里虚所致,我们通常所说太阴里虚,是指人虚,正如《内经》所言“精气夺则虚”,而因此导致的水饮、瘀血、寒湿等确为实邪,从病邪角度看,可称为里实寒。大黄附子汤常被作为里实寒之方,该方有大黄之寒下,但伍以附子、细辛温补,既温太阴,有又胃家实之阳明,故当属太阴阳明合病之方。
三、常见伤寒方剂六经归属
太阳病:麻黄汤、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
阳明病: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葛根芩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大黄牡丹皮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苇茎汤、黄连阿胶汤、麦门冬汤、栀子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大黄汤、枳实栀子豉汤、瓜蒂散、猪苓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当归贝母苦参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厚朴大黄汤。
少阳病:小柴胡汤、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黄芩汤、奔豚汤。
太阴病:理中丸、人参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赤丸、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大黄附子汤、小半夏汤、泽泻汤、半夏干姜散、厚姜半甘参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旋覆代赭汤、茯苓泽泻汤、甘姜苓术汤、炙甘草汤、肾气丸、黄土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外台茯苓饮、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散。
少阴病: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附子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白通汤、乌头汤。
厥阴病: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太阳阳明合病:麻杏石甘汤、葛根汤、瓜蒌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白虎桂枝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
三阳合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太阳太阴合病:小青龙汤、半夏厚朴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乌头桂枝汤。
太阴阳明合病:大黄附子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少阳太阴合病:泽漆汤。
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找不到合适的经方,笔者借助时方,但亦尝试六经归类,在六经八纲理论指导下应用,也不失为应用时方的另一途径。不少时方与经方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借鉴经方发展而来,比如三仁汤即借鉴半夏厚朴汤方组成,宣白承气汤与大小承气汤关系密切,清燥救肺汤是在麦门冬汤基础上形成等等。此外,一些时方组方精简,疗效卓著,与经方一样,药简效宏,如过敏煎、痛泻要方。以下笔者仅就个人常用的部分时方的六经归属作一分类,个人管见,仅供参考。
太阳病: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三拗汤、止嗽散、玉屏风散。
阳明病:三仁汤、清燥救肺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散、玉女煎、桑杏汤、桑菊饮、银翘散。
少阳病:黄芩泻白散、过敏煎。
三阳合病:柴葛解肌汤、防风通圣散。
太阴病: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平胃散、保和丸、六味地黄丸、痛泻要方、三子养亲汤。
少阳阳明合病:甘露消毒丹。
太阴阳明合病:温胆汤。
少阳太阴合病:柴平煎、补中益气汤、逍遥散。
太阳太阴合病:藿香正气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