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简友广场想法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六)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六)

作者: 蛙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8-11 06:54 被阅读0次

早上起来继续阅读《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五章6—11小节,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于案例的使用应该谨慎

作者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案例往往只代表个体性,无法进行每个人的普及。

比如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于是有很多作者都会依据这个故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只要你和爱迪生一样努力,那么你也会获得和爱迪生一样的成功。可是其实爱迪生的这个事例并不能说明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个道理。这个事例只能够说明爱迪生对待工作热情,平时学习很努力。这个故事与我们所谓的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在我们进行某个结论的举证案例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个案例与结论的逻辑自洽,而不是将“案例”进行张冠李戴。

二.辩证的思考

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中,我觉得作者进行了“名词替换”。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名词“对立论证”。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论点可以由正反两方面进行解释。比如,道德经中经常提到一个名词“无为而治”,圣人强调“以无为实现有为”,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可是,这样的“无为”可能在某些方面并不适用。比如教育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我们必须施加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但是,如果我们对对孩子的教育干预过多,又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其实作者想说的就是我们看待事情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看待,以此选择更有利,更现实的那个。

三.“感悟”与“道理”

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清楚“感悟”与“道理”。感悟只是个体的体验,而道理具有普适性。

比如我告诉你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就是“背诵句子”。对于这个观点,它只是我个人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种感悟,并不能称之为道理。但如果我说,学习英语必须要学会坚持。这个就是具有普适性的道理。

因此在面对生活中千千万万的观点时,我们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分清“感悟”和“道理”,以此决定我们是否“全盘接收”。

总结

总得来说,其实这三个观点都在向我们做出一个引导。那就是一定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我们才能学会“选择好的,避免掉差的”。希望自己以后在生活中,多思考,多学习,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更加“好”的道路。

换个角度看落日

相关文章

  •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六)

    早上起来继续阅读《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五章6—11小节,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于案例的使用应该谨慎 作者在书中...

  •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

    摘要 一切都可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 观念不同决定了选择不同,选择不同决定了结果不同。 什么是心智?获得知识、...

  •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五)

    今天学习了《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五章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自己有了几点思考。 一个人勤于思考才能更好的...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阅读说明 1.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并非无用,但往...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Charpter1:开篇 何为心智: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与经验的总和(包括这些知识和经验照就的思考...

  • 笔记《把时间当做朋友》

    paper:III~52 前言:这不是一本时间管理类的书,本书指出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靠积累并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是从心智等方面说怎样进行时间管理,怎样把时间当成自己的朋友。为了记住里面的一些我需要的内容,摘抄...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回避困难】 把自己的时间用简单而繁琐的事情塞满,从而既回避了困难,做不好事情又无法怪罪到自己的头上。 每一项任务...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第零章 1.时间恐慌症 在我们生活中会存在着“既勤奋又懒惰”的人,无时不刻被时间的恐慌所包围着,总是觉得时间不够了...

  • 《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1、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笔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yq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