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里看了个小故事,结局很是伤情,令人惊慌失措。在这样戛然而止的难过里,决定稍稍改写一番。
初见
弹完一首《阳关三叠》,顾老师笑着对我说:“怎么第一次见面你就给我弹一首送别的曲子啊?”
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实在是只这首曲子还拿得出手些,但我还是略带得意地问道:“顾老师,我弹的怎么样?”
“你学琴没挨过打吧?”
我睁大了眼睛,说到:“怎么可能挨打?这都什么年代了!”
“怪不得弹成这样。”
我无语,微微不服气的看向他。顾老师笑笑,什么也没说,坐到琴边弹了起来。弹的也是《阳关三叠》。第一个音符响起来的时候,我已然化身小迷弟。
学琴
顾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有耐心的老师,绝对的业界良心。因为我没有基础,仅仅是因为在网上听到了一首古琴曲,就誓言要学琴。还被老妈嘲笑,看你这次的热度能有几分钟。
但是,无论我有多少不会的指法,顾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从来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有时候自己都烦了,顾老师却耐心的要命,总是笑着和我说,“没关系,再试一次,再试一次就好了。”
学琴的时光轻慢而欢快,有时候我还课还的好,顾老师就会给我弹一首好听的曲子。有时候碰到师兄也在,他就会带我们去偷偷的吃宵夜,还让我们不要告诉师娘。
风雷引
这一天上完课,老师告诉我说,他牵头办了一个小雅宴,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徒弟们一起弹弹琴交流一下,问我要不要上台,我摇摇头说不要,毕竟才学了半年,尤其听过师兄弹的琴,我说不敢去献丑。我就跟着去听听,长长见识。
可真到了小雅宴的那一天,我竟然发现上台的名单上第三个就是我,我心里紧张的不行,却还是在老师鼓励的眼光中上了台。果然,弹了一半我就想不到下面的琴谱了,我急得不行,最后鞠了一躬就跑了出去。
老师找到我的时候,我正躲在厕所里哭,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丢人了,更是对不起老师的辛勤教导,可耳边一直只有老师温言软语的安慰。
待到我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老师又把我带回到交流室,正赶上师兄上台。一首三级的小曲子《风雷引》,却被师兄弹的很不一般,从风雨欲来的酝酿之势,到烈风、迅雷、暴雨如注,朴素的琴弦在师兄的手下仿佛生了魔法,词穷的我只能用好听二字来形容。
潇湘云水
都结束后师兄和我说,他和老师学琴已经有七年,每天除了念书就是弹琴,这样纯粹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你呀就是小心思太多,又不肯抽时间多练,上台紧张那是肯定的,但我第一次还不如你呢。
“师兄,只要我好好练琴,我也能把《风雷引》弹的这般好听吗?”
“老师弹的《潇湘云水》才好听呢!”
我用萌萌的大眼睛望向老师,老师轻轻的笑着,“谁叫我把你惹哭了,老师不对。”
说完,老师拿着琴盘腿而坐,清微淡远的琴音徐徐响起。我发誓我从未听过如此好听的曲子,不禁入了迷。
曲毕,我着急忙慌地问,“老师,我什么时候能学这首曲子啊?”
“这个,你现在还学不了,别着急,慢慢来,总会学到的,加油!”
“那下周我还课的时候,老师你再给我弹这首曲子吧?”
“好啊,回去好好练琴,下周见。”
终别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是老师和我说过的最后一句话,离别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雨,一连下了好多天,在我要去上课的前一天,我接到师娘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似乎并不真切,很飘远,我只模糊的听到,老师他被闯红灯的渣土车撞了,当场死亡。
我无法想象那惨烈的场面,电话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而我已是泪流满面。老师那么好的人,怎么会被命运如此的不公平对待?
我难过的不能自已,终日消沉,老妈笑着说,就知道你又是三分钟热度。
可是我真的不甘心。但又能如何呢?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和老师是好好道别过的,初见的时候,我们互相弹了一首《阳关三叠》,我们终有一天会再见。
我心目中最优秀最敬佩的老师,偷懒犯错的时候会很严厉,遇到瓶颈的时候会开导我,练琴练不下去的时候会教我如何克服。
那一天,我走到老师的楼下,吹了很久的风,过往的一幕幕,那么多那么多却像一场梦。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终是再无重逢。
曾几何时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出国了,再回来,已是两年后,和师兄约了见面。师兄还在练琴,而我早已生疏,我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去看了老师,然后各自离开。
我回家进到阁楼里,今儿天气很好,大束大束的阳光从屋顶的天窗上撒下来,照的屋里一片亮堂,我翻出了我的古琴。
跪坐在那里,我怔愣愣的,似乎什么曲子都不记得了,但手指却无意识的拨动着琴弦。曲子很不成调,如果老师知道我把学过的都还给他了,按老师的性子,估计是逃不过一顿打的。
可惜,他不会知道了,我苦涩的笑着。
手指的触感愈发熟悉,不成调的琴音在这亮堂堂的阁楼里久久不散。
回忆在刹那间泛滥成灾,与过往的光影散漫地重叠起来。
老师,你还没听我还课呢…
泪水终究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此去经年
一年,又一年,无论是《风雷引》还是《潇湘云水》,我都可以弹的不错了,虽然我始终不知道,我究竟是因为喜欢古琴才喜欢老师,还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古琴。
但我知道,老师他是极爱古琴的。他那两张特别宝贝的琴,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一年,又一年,古琴成了我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当我也开始尝试收学生的时候,一个高中生,要考艺术学校,所以来学琴。有一天,他和我说,“老师,你教我弹《阳关三叠》吧,我妈妈说我的主考官最喜欢这首曲子了。”
我面色苍白的望着我的学生,说道:“我不会弹这首曲子,你换个老师学吧。”
我想,我永远也成了老师那样优秀的老师了。恍惚间,我又想起来第一次去老师的家里,进去的那一刻,说实话,我是有点失望的。
想象中还以为琴室都是那种隐居尘世的小屋,带着古风的韵味,兰草,竹帘,水墨画,焚着清香,透着禅意。
事实上却是一间非常普通的书屋,一墙面的书柜,放着各种建筑、测绘类的专业书。老师的本职工作是工程师。教琴是他的副业。
书房的另一头是书桌,上面摆满了测绘的图纸,旁边才是琴桌,普通的桌子,普通的桌布。上面放着两张老师最宝贝的琴。
我曾问过老师,问什么不把书房装修的雅致一点,或者另外辟一间屋子做琴室呢?这样看起来总觉得很仓促,也很简单。
老师的回应就是,白了我一眼,他反问道,“你是来学琴的还是来参观的?简单的事不用搞那么复杂。”
所以我知道,老师是极爱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