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另类文章上班这点事儿想法
知识管理No.013丨为何我们从“得到”很难得到?

知识管理No.013丨为何我们从“得到”很难得到?

作者: 河东西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3:52 被阅读333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解决如题所示的困惑(其实这个困惑不止于“得到”,下文论述的其实适用于相似的听书类学习),最近集中读了《认知与存在》(迈克尔·波兰尼)《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郁振华)《有效学习》(乌尔里希·伯泽尔)《知识大迁移》(威廉·庞德斯通)等几本关于人类认识论的经典和学习方法类的畅销书,算是得到了一点思考结果,写在这里与诸位共同探讨。

    01、信息的编码解码与衰减

    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视角看,其实就是信息的传递、接收与解码过程,在作者与我们之间,存在着信源、信道和信息解码的问题。

    既然是信息传递,那么就有一个突出的问题,信息会衰减。当一个知识或者观点,从作者的大脑中,转变为书中的知识呈现,这是一种默会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已经会有信息的衰减。

    这是信息的第一次衰减。

    书中呈现的知识是以系统化的方式存在于书中的,当“得到”的解读者,以自己的现有知识和认知框架为基础进行的解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书中的系统化知识进行一种信息的重新解码与编码。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很容易出现编码与解码的错误,这时掺杂进去的相关信息,实际上与原作者的本意可能已经发生了偏差。

    这是信息的第二次衰减。

    再加上,受时间限制,解读者必须在短短的20~30分钟把知识要点讲清楚,必须对知识进行高度的浓缩,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衰减幅度更大。

    正如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举过的一个例子,日清食品生产的“具多”方便面采用了冻干技术,在加入热水之后就会散发出小麦香,但如果概念也采用“冻干”法而失去涵义,枯燥乏味的制度解释和抽象麻烦的讨论便随之而来。

    知识“冻干”之后,信息会发生第三次衰减。

    更可怕的是,如果不查阅原书,我们根本无从知道衰减遗漏的信息究竟对我们究竟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

    上面所说的过程是解读者重新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这是“传”的过程,是从传播者的角度进行文本重述所必然面临的三次衰减。

    而从“受”的方面来看,知识的接受者,或者说学习者也面临着信息在接收过程中再次衰减的问题。

    学习就是受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传播者所传的知识进行重新的解码与编码。

    类似于“得到”所传播的知识,是以相当简洁的“干货”状态呈现出来的,那么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让他进行解码的材料就极为有限了。

    而在接收信息的解码与编码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基础条件,比如先导知识、认知层次、思维品质,都会深刻影响这个接收的过程,实际上其中必然会有信息衰减和误读,只是程度多少的问题。

    这是信息的第四次衰减。

    从知识的源头——作者——开始,信息已经在一次又一次地衰减下来,保守来看也有四次衰减。

    当然,这个信息衰减的过程,在罗振宇一直在传播的理念中是“知识服务”,他就是要把过去的知识进行重新解读,让其发挥新的生命力。罗的愿景是在信息时代,为大家做好知识的传承筛选工作,但是这种筛选,无论罗振宇的团队多么专业牛叉,由于客观存在的信息衰减问题,实际上,“得到”给我们呈现的一定是不完整、不够全面的的书本知识。

    知识的价值,也随着信息的衰减而衰减。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接收、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人们的认知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能够鉴别那些信息有价值,那些可以忽略,这个判断能力,就是编码解码的核心能力复杂。

    02、遗失的细节其实最有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最重要?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当然是,理论模型,总之是干货知识。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掌握理论和模型才是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个好的理论模型甚至可能改变我们思考问题看世界的方式。

    学习理论模型和干货并没有问题,这确实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好工具,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才能掌握这些模型和干货呢?

    请再次注意一下我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最重要?

    当你知道了或者说记住了一些理论模型和工具,并不等于你真正掌握了这些理论模型和工具,更是难以真正运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记忆理论知识和模型记忆,其实并不难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记住这些理论,或者模型之后,你是否真的能够把它很好的运用到工作或者生活之中呢?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但是有谁在决策的过程中,会真正的去运用这个知识呢?绝大部分人依旧是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决策判断问题。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我们并不缺乏理论和概念,我们所有的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对理论和概念的讲授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教学重点。比如数学,我们背记公式,去做一些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应用题,套对公式就做对了,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通常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支撑概念和模型呢?

    答案是——给概念补充充足完善的相关事实性的细节。

    细节的第一个作用,通过事实性知识为人们理解实际运作的真正法门提供条件。

    在《知识大迁移》中作者威廉·庞德斯通,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事实性知识比方法性知识,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可能更加重要。

    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于,事实性知识能够支持我们,对于理论和模型的思考,或者说事实性知识中蕴含的细节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方法性知识的前提条件。

    比如毛泽东总结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一种方法性知识,蒋介石也知道。在抗日战争时,蒋介石也希望自己的部队能够采取游击战法,但是根本办不到。从社会支持的和政治的角度有很多解释,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蒋介石的部队并没有关于游击战的实践,也就不可能习得关于游击战的事实性知识。

    细节第二个作用体现在,它能让我们知道方法性知识或者说理论工具的“边界条件”。

    对于每一个理论概念或者工具,都有其适用的边界条件,也就是它的适用范围。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下,能够运用这个理论和工具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比背会一个理论工具更为重要的能力。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不了解理论工具的边界条件,等于不知道这个理论工具,甚至有时候还不如不知道,因为会起反作用。

    要准确理解边界条件,实际上有赖于我们对细节的理解和把握。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关于适用边界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俗语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俗语又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谁对谁错。

    这两句话都没错,因为适用边界不一样。我们需要回到具体的情景中去理解细节的差别,和尚挑水说的是责任机制问题,臭皮匠则谈得的是智力碰撞问题,研究对象不一样,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在我们理解问题的时候,没有细节给我们提供的线索说明,我们是无法对其中蕴含理论做有效的价值判断的。

    再看看“得到”给我们提供的知识,以上两点都很难满足。

    03、听书,为什么很难入脑?

    就人类的信息接收方式来说,人脑对于信息的接收,眼睛吸收的知识要远远大于耳朵能接收的信息量。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以及视觉83%。

    从有文字以来,人类的大脑在长期的阅读规训之下,习惯于视觉型的信息输入。从信息接收的物理效率来看,有研究表明,大脑每秒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上限为100Mbps,通过耳蜗接收的信息上限为1Mbps。简单点说,极限状态下视觉接收的信息量可以达到听觉接收的100倍。

    而且,人脑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信息处理中枢,它既拥有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他的信息处理短时处理能力又是非常有限的。

    信息接收效率低下,是听书很难入脑的第一个原因。

    回到“得到”的使用问题,虽然“得到”也提供了文稿,但是我们使用得到的场景,很多是在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等车、通勤等等这样的碎片化时间中。在这些时间段,我们的大脑很难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一听而过的概念知识我们能吸收多少?

    使用过“得到”的小伙伴可以回忆一下,“得到”每天推送的那么多的观点信息流,真正能够听完之后,你还记得的观点有多少?记得并能够运用的又有多少?

    反正我除了已经保存到印象笔记中,后来进行重新的整合梳理以及学习的那些知识点之外,听过的基本上都完全记不住了,或者说,不知道遗忘到大脑的哪个角落里去了。

    我承认“得到”听得确实挺舒坦,通过听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人会有一种虚幻的满足感。这是因为,这些专业的知识服务商,在解说书稿的时候都非常注意设置吸引听众注意力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让受众能够有获得感的重点。能让你在短时间里,认为自己得到了书中的重点。

    为什么说这种获得感是虚幻的呢?因为这些重点信息都是从书中提取出来的非常关键的信息,每一个观点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够理解,而书籍的解读者,通过他自己的理解分析,为你把这个观点用你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出来,其实是让你放弃了深度的思考的过程。

    而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的知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仅仅是停留在短期记忆的知识,只有进行过深度思考,我们才能和这个知识发生连接,并将其放入长期记忆中。进入不了长期记忆的学习,效果等于零。

    难以进行深度学习,是在“得到”听书很难入脑的第二个原因。

    04、怎样用好“得到”?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不是否定“得到”以及其他听书类应用的作用。“得到”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引领知识付费的风潮,绝对是尤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存在价值的。

    我所关注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的使用“得到”。

    我始终坚信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我们艰苦努力才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得到”虽然承诺让你在很短的时间能够拥有大量的知识,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的知识体系拥有很好的基础,具备非常强悍的接收能力。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得到上学习,其实也需要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

    “得到”的最大价值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或者说一个信息非常大的通路,在这个通路中我们可以接触到非常非常大的信息流量。这种信息流有的对于我们来说有价值,有的可能没有价值,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得到”,用它来拓展我们的知识视野和触角呢?

    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去运用“得到”。

    第一,应用“得到”去不断拓展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正如柏拉图曾经借米诺之口问苏格拉底,“你到哪里去寻找你对其本质一无所知的东西?你能寻找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吗?即使你很幸运遇到了你所寻找的东西,你又怎样知道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其实说出了一个悖论,如果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弥补我们的知识缺陷呢?

    这时“得到”通过大量的信息流就能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接收大量的信息流,能够迅速的找到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种寻找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图书馆,但效率可能未必有这样高。而且,在图书馆中搜寻信息,其实是一项信息检索能力要求也非常高的技能。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详细写一写如何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即:如何去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第二,在“得到”获取新知基础上深度学习。

    当我们通过“得到”接触陌生且感兴趣的信息后,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继续深挖、链接更多知识。

    我的做法是,当我在得到上听到有价值的观点后,我会迅速的把其中的文本或者主要观点,转载到印象笔记之中,在印象笔记里面对它进行分类和存储,并以此为基点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根据“得到”的介绍去进一步的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在这种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我对这个观点细节的了解,加深我对它的理解。当然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和观点,都能够做这样的工作。只有对于工作和生活,当前我感觉到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才会去做这样的深度的阅读和分析工作。

    秋叶大叔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那就是面对信息流你要有你的关键词库,在你面对信息流的过程中,头脑中的关键词库会帮你进行筛选,只有筛选过后的内容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所以,“得到”其实就是为我们做信息拓展及筛选工作的。真正的学习高手,首先要修炼的就是这项能力。当我们拥有了比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之后,当我们善于去搜索我们所不知道的信息,善于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去通过互联网不断的连接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观点,不断的拓展我们的知识触角,我们就拥有了在这个知识社会生存的重要本领。

    要记住,“得到”是助手,不能替代你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b36b1f38cf6:不要预设“得到”是个完美的学习工具。它只是我们快速获取靠谱知识的辅助工具。主要还是靠自我的理解和后期的输出。
      • 浅彻:人的大脑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很多时候是不同步的,而且因人而异。虽说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一直认为人的大脑所能存储的信息,比最先进的计算机还要强,但在时间上和生理上都给我们设了限(人最多活100年咯,而且中后期在生理上大脑都会衰退发展的趋势)。我们这个时代信息来源太丰富了,做个地铁走个路都生怕你无聊,大街上地铁里不停播放的广告、宣传海报、二维码。。。都是在无形的向我们传递消息。这些信息虽然对我们用处不大却深深影响着我们,因为我们很难将大脑里面的信息一秒清零,随着越积越多我们在越来越难以把无用的信息清除,而且越来越难以对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加以判断和保存。这应该就是很多人说的书看了好几遍记不住,学了好几遍还不会。而且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还会阻碍我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很多时候只会依葫芦画瓢,而无法完成自我创新。国外像硅谷这些地方的小孩子在12岁以前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是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的,我目前所处的IT行业在做开发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断网开发的。我想也有想要增加开发人员的创新度的意思。------看了河老师的这篇文章有感而发,个人愚见:smile:
        浅彻:@河东西 哈哈哈,暴露了!我上班时间偷偷看简书:relaxed:
        河东西:@浅彻 学习了😀
      • 桃花小书生:感觉还是自己存量不够多,不能通一,自然不能百通。有一点比较赞成,确实拓宽了信息渠道,而且节省了自己搜索时间。就好像被安利了好东西一样,跟他们标榜的认知升级还是比较一致的。
      • Jessica张祎:最近我也经常听得到,但是今年订阅的几个号跟去年的不同,去年订的三个专栏,)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超级个体,和精英日课,没有系统的听晚,零零散散的听了一些。
        今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把得到捡起来了,先后定了,家庭教育宝典,香帅金融学课,梁宁产品思维,施展中国史纲要,薛兆丰经济学课,哲学课,武志红心理学课,虽然还没有全部听完,但是每一个都是很像从头系统的耐心的听,而且没理解会反复听,我觉得跟什么内容有关系,主讲人是行业专家,还是解读别人的东西,以及我作为学习者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有关。后来还是决定借阅了听书,虽然有你说的弊病,但是同类书籍听一听,对于一些长知识的部分还是很有用的,快速的搜集到一些信息,然后决定去是否找原书看看,是否要继续深度学习研究内容。

      本文标题:知识管理No.013丨为何我们从“得到”很难得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c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