涢水和富水,是湖北境内两条普通的河流,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著名的母亲——大洪山。涢水往北,见证了一座城府数百年的繁华荣耀;富水向南,谱写了鄂中大地令人感喟的雄奇史诗。
涢水发源于随州大洪山北麓,源头一支为大涢水,即洪沙河,源于灵官垭(坊间有多种说法);另一支为小涢水,源于小寨子山。大小涢水在上游我的家乡随县洪山镇汇成主干,原流经随县、应山、安陆、云梦、应城、汉川六县入汉水。1959年湖北省治理汈汊湖,改涢水下游由云梦东进孝感,至卧龙潭与澴水汇合,再入市境黄陂区与滠水并流,流经东西湖区北面,在汉口谌家矶入长江。涢水全长385公里,大部分在随州境内。涢水两岸,有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有㵐水、溧水、溠水、均水、洑水、瀖水、浪水、漳水、漻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被称之为涢水流域。其流域大部在古德安府,又称府河。“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波光潋滟的涢水,是有着800余年德安府的光荣所系和记忆之根。
大富水是京山四大水系之一,发源于随州境内大洪山南麓的白龙池,它蜿蜒曲折,流向东南,从牛角尖山谷进入京山境内,经六房咀、厂河至双河口与小富水(即刘畈河)汇合,再经宋河、罗店抵徐店三叉口与石板河汇合,然后经田店进人应城县境,注入汉北河,在武汉东西湖汇入汉水。大富水河流长度182.5公里,在京山境内河道长62公里,集聚了京山县东北部大小支流40多条,形成一个脉络纵横、流域约1400平方公里的水系。
大富水流域是京山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摇篮。京山最早见于史书的地方新市,就在富水之滨。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王常领导的著名的绿林起义发源地正在此地。
历史上的涢水和富水,白帆点点,桨声阵阵。1958年以前,府河木船可从武汉直航随州环潭、安居,通航里程达249公里,“环潭的房子、安居的娘子”成为涢水人脑海中鲜活的记忆;1967年以前,无数兰舟满载汉口物产、应城膏盐沿富水蜿蜒百余公里,直达京山宋河,富水成为流金淌银的富裕之水。涢水和富水就这样带着无数渴盼的眼神,汇入广阔的江海,成为荆楚大地分外夺目的流动风景线。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涢水和富水,是数百万鄂中儿女共同的母亲河,是铭刻他们一生的故乡图腾。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条本可称为兄弟的河流,却曾经大动干戈,成为大洪山历史上一道耐人寻味的历史公案。
笔者查阅了湖北省档案馆,初步还原了事情的原委。1947年春,随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通过了建设部门的一项决议案,该案由周容生所提,案由为:拟请导引大洪山白龙池之泉水注入涢水以利灌溉而加强运输案,该案称:大洪山白龙池之泉水来源甚大,水位甚高,颇堪利用,若将其导引经灵官垭注入长岗店上七里冲与涢水会合,则涢水来源增大,既可用以灌溉沿流域之田亩,复可加强运输,一举数得,利莫大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