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作者: 三无农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23:14 被阅读1次

    上海文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而后至清末,上海学子进士及第近三百名,可谓人才辈出。上海之才人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正好契合其经济之于近现代快速崛起。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究其原因,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独具水运海运之先天禀赋;次之拥有江南鱼米之乡立拥周边,藏富于民之江南商贾环伺左右;最后1843年履约之《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上海正式开埠(2043年上海经济达鼎盛之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经济故能快速崛起。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诚如清末名臣张之洞所言:“窍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兴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以上三点原因仅为表面,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上海践行了张之洞所提倡的“中体西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精髓。张之洞对于“中体西学”做如下解读阐述: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以达’规时势、综本末'之目的。此乃中西学兼收并蓄之根本宗旨。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由近推远,譬如近景之老码头百年余韵,远景之浦东高楼大厦十年高耸;又如中华文化5000年之博大精深,美国近二三百年历史之豪取强夺;更如黄山之巅之千年松柏,平常之地之红色玫瑰。世人皆羡慕玫瑰之艳丽一时之芳香,安能体会大雪压青松之傲骨万世流芳。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当今世界,看似中美之争在所难免,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实则是三维物质世界已达鼎盛、亢龙有悔之时,欲向四维甚至高维世界突破之际,西方之科学实证已是强弩之末,必是中体西学再用之际、东方天人合一复兴之时。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故曰,中华之再度强盛表在于政,其里在于学。谨聚焦于少儿教育学习以论之,余认为重点有三:

      一则端正胎教。女子怀孕之时,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

      二则注重幼教。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悌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之基。

    三则全读《四书》。四书因其理甚好,亦宜全读。《诗经》一书,以非大聪明之资格,不能善会其意,可从缓。当今之世,资讯发达,垃圾信息泛滥,尤为谨慎辩别之而攫取。宜精读有用之书籍,少看趣味低下、粗俗淫逸之碎篇。欲问何以辩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用爱因斯坦所言: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无甚用处。

          三无农夫记于上海老码头之1905•里  2019.6.12晚

相关文章

  • 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上海文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而后至清末,上海学子进士及第近三百名,可谓人才辈出。上海...

  • 城市漫步——上海老码头

    ​2015年9月5日,摄于上海老码头 上海老码头,即是位于南外滩的十六铺码头。这里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

  • Plogging上海老码头

    曾经希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陪Monica完成她的上海十大跑步圣地打卡活动,各种原因一直错过,终于今天继上次的滴水湖之...

  • Plogging@上海老码头

    早上6:30到了老码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Plogging活动,挺开心的!^_^ 除了要感谢组织者Monica和其他...

  • 上海记忆The Memory of Shanghai 2/365

    Confucius Temple 上海文庙,即清代“上海县学文庙”,位于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

  • 呼兰文庙游记

    昨日去了呼兰文庙。 刚到呼兰,对她的印象是好冷清。呼兰也很与世隔绝,远离主市区,虽高楼大厦很多,但行人很少,缺...

  • 苏州文庙游记

    苏州文庙和苏州碑林博物馆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大门口两块牌子,现场预约后免费进入参观。 进入大门就看到国宝的指引牌,在...

  • 码头游记

    出去闲逛,在东角头那边的码头上转一圈。码头有很多的渔船,连在一起,近距离的观看渔民扑鱼。在这里买海产是很不错的,...

  • 兰桥梦碎(第三章)COCO520

    1934年12月,兰兰回到了上海,当船靠上十六铺码头的时候,兰兰长叹了一口气,“上海,我回来了。”码头上来个老熟人...

  • 老码头

    大概桅杆总给人一种扬帆起航的概念,但是看着,就觉得气势已经开阔。 不是金沙江大渡河,码头到岸,请带好你的老箱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文庙、老码头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rd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