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济学(37):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作者: 张明_专注理论经济学研究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2:11 被阅读1次

    全书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VfHsY6R0D7BgH7y_O8jr4g

    |张明 著|

    三十七、伦理分析

    我们已经目睹了宏观经济一个周期的全部运行,也透彻地研究它的全部经历和内在机制。在此,应该对它进行类似棋类运动的“复盘”,研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人们在市场经济中不得不结合而形成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依据人们在生产中的角色,或者由提供生产要素的性质,人群大致可以被分为工人、资本家和企业家这样三类。工人获得工资、资本家获得利息,而企业家获得利润。(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群人——进行科技革命的科学家们等,但早已假定科技水平不变,所以不讨论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初始,当“航船”在折旧投资曲线和实物利息曲线两条“堤坝”相夹的“水域”向右航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工资,资本家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息,而企业家也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大家皆大欢喜。

    当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总值最大处,收入只被分配为工资和利息,利润则被完全挤压干净。企业家的创新冒险等工作没有回报,难免不抱怨。(企业家创新冒险工作,类似于唐朝开国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性质的工作;而企业家组织合作协调等事务性工作,类似于汉时开国功臣曹参的“萧规曹随”性质的工作,后面一类工作当然要给予回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像工人的工资一样也可归于工资收入范围。)

    这是最软的一只杮子——企业家——从一开始就被资本家和工人一起捏。

    也就从这时开始,不断循环投入的折旧投资,它所要求的折旧利息开始持续不断地“蚕食”工人的工资。于是,劳资矛盾不能不出现,不能不加深,不能不冲突。折旧利息“蚕食”工人工资的极限,也就是工人忍受的极限——是为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投入。当然这种极端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代之的则是解雇工人等一些缩小生产规模的措施。

    次软的杮子——工人——就开始被资本家捏了。

    正是在此时,不断循环投入折旧投资所要求的折旧利息,开始“压榨”折旧投资以及实物投资本身了。这种机制引起经济运行状态点,沿着折旧曲线向左下方不断“滑落”,再生产规模持续缩小,工厂破产、工人失业等痛苦现象持续出现,程度不断加深。

    最后到达明斯基时刻:经历庞氏骗局嬗变后,资金链断裂,全部投资进行清算!工厂大批关门,工人大量失业,国民生产总值极度萎缩。

    “复盘”发现,最终的结局不要说是“共赢”,即使想“零和”也不可能,竟然是“全输”:

    资本家损失了杠杆率超过100%以上的所有投资,这些他未雨绸缪为未来消费的周全打算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工人收入极度降低,甚至失去工作,有些养家糊口都困难。而企业家更是输得离谱,“月有阴晴圆缺”,他们获得利润仅在顺风顺水的水中航行阶段,当弃船登岸骑“灰犀牛”的全程竟然是一分钱的利润也没有,然而企业破产后,他还不得不艰难捱日。

    我们看到最硬的杮子——投资,它的人格代表就是资本家——就这样被他自己捏,持续捏,一直到捏破,以至于“闯下滔天大祸”。

    “复盘”过程中,可以想像的是,企业家和工人会一致痛斥谴责资本家,要求他今后顾全大局,把投资的利息率降低降低再降低,甚至达到零,让市场经济如许运行,以远离明斯基时刻。

    但资本家娓娓道来的一席话,让企业家和工人面面相觑,张口结舌,竟然无言以对!

    “说起来,你们都是‘忍辱负重’之辈,之所以一再忍让退却,不就是害怕我抽去现金吗?我并不输于你们,也是这样顾全大局一直践行着。你们都知道,从负熵角度衡量,我投入的所有资金能够多得到什么?一毫一厘都没有!执行像你们要求的那样降低利息,如果利息率低到最低利息率以下,我辈中难免的‘害群之马’,会把交易获得的货币,堆积以至顶到天花板,而仓廪就充盈着市场上无法售出的产品。一端是货币,一端是产品,但市场就是不再交换了——市场无法出清了。”

    市场,市场,就是交换的场所,交换,交换,就是市场的始基。顺畅的完全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命门”。而本文一开始我们就特别指出市场必然存在出不清现象。

    而“复盘”过程中,循着逻辑链条引导,竟发现导致宏观经济发生周期运行的病根,居然就是市场与生俱来存在着的那个“出不清”。

    这是市场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是自出“娘胎”就落下的病根,是令人痛彻心扉“富裕中贫穷”的最深层根源。

    难道,市场经济的命运就像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石头,被推上山复又滚落,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无法摆脱?

    题外话:

    我们再进行深入一步的思索: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什么会进化演变形成市场经济形式?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是由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

    继续追问:人类为什么会有“交换与易货倾向”?

    ……

    对此问题的回答寥若晨星。

    笔者在《负熵与货币》一书中,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回答,并将之归结为“经济人”具有的三大行为特征的效应。

    第一行为特征:“经济人”独立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使得摄入的净负熵达至最大化。(这以鲁滨逊独处荒岛的生存过程来比喻并分析。)

    第二行为特征:“经济人”交换各自生产的产品来消费,以使得摄入的净负熵达至最大化,并且这样得到的净负熵比独处荒岛时更多。(这以分别居住两处荒岛的鲁滨逊和孙彬禄的生存过程来比喻和分析,它就是人类天然就具有“交换和易货倾向”的证明。)

    第三行为特征:“经济人”在产权保护下进行生产与消费和交换产品的一系列活动,客观上保证了社会再生产循环顺利进行,主观上则为处于经济关系某个位置、具有某种角色的个人寻得摄入的净负熵达至最大化。(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表现。)

    作者联系方式:

    QQ:1103797371

    微信: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zhangming1954@163.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构经济学(37):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rs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