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近日,一则爸爸套路孩子吃饭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视频里,孩子举着饭勺不肯好好吃饭,爸爸在碗中间画了条线,对孩子说:“你只要把这一半吃完,”还特意强调:“不用吃那边的。”
于是孩子在爸爸“剩下一半是我的”这句话安抚下,吃完一勺又一勺。
吃着吃着,孩子忽然感觉哪里怪怪的,于是机灵的他要求爸爸把筷子放在碗上,难以置信的是,仍然阻挡不了爸爸那半和自己这半共同减少......
网友们纷纷笑翻,有评论说:“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
只不过我很担心,这位爸爸的套路,能让孩子上当几次呢?
事实上,绝大多数爸爸妈妈的育儿血泪史里,孩子吃饭问题占了大头。
即使广阅营养菜谱,练就一身惊人厨艺,也架不住宝宝牢牢闭紧的嘴。
鱼是腥的,不吃不吃!
西红柿是酸的,不要不要!
胡萝卜......怪怪的......不管!就是不吃!
真能把家长急出病,于是开启各种花式哄、花式喂,家长身心俱疲不说,孩子也会很累心。
大多数老母亲天天在崩溃:为什么让孩子好好吃饭会如此困难呢?
- 2 -
其实,孩子心如海底针。在吃饭这件事上,家长也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诉求。
1、不吃饭也是孩子和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综艺节目《爸妈学前班》里,阿娇的丈夫赖弘国向英国诺兰德学院的专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孩子不好好吃饭、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还抓着米饭一直玩,按按捏捏不亦乐乎,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来制止,还是说就这样算了,就让他玩?
这个场景大家太熟悉了。
很多父母面对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急声催促:“脏死了,快吃,不要玩啦。”然后拉孩子坐好,迅速起身收拾干净。
但专家回答:孩子将食物弄在地上,也许是他尝试着与父母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或许之前他也这么做过,且非常有效,所以之后他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所以面对这种状况,大人的态度要尽量温和。孩子还在摸索学习和家长的互动交流方式,如果大人很严肃,孩子会很焦虑。
2、父母的催逼,引孩子反抗
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曾说:“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原因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父母也不少。”
也就是说,孩子自己很清楚自己想吃什么,以及要吃多少。家长不用管,他就能自动开启自身的饮食按钮。
某访谈节目里,包贝尔曾说,女儿饺子不吃的时候自己会顺着她,想吃的时候,就什么都吃了,既省心又不会和孩子拧巴上。
家长如果经常干涉,指点江山,事情反而会一团糟。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虽小,脾气可不小。
吃得不高兴了,下次见了就想跑。催促和逼迫,反而会进一步破坏食欲,甚至引发亲子危机。
- 3 -
明白了孩子的内心诉求和生理特点,想要孩子好好吃饭,父母们不妨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个尝试。
1、多用游戏的语言
诺兰德学院的专家,分析完孩子不吃饭的原因后,建议大家“把教育孩子当做一项游戏”。
生动的语言,积极回应的姿态,能让孩子感到舒适,在脑海里留下“吃饭=快乐=爸爸妈妈陪我一起玩”的愉悦感。
家长和孩子一起开脑洞,积极发挥想象力,摒弃“太脏了”、“这样不乖”等直白刻板的话语,表现出很感兴趣、很关注的样子:
——食物躺在地上没关系吧,
——噢,我觉得它会感到伤心、孤独,我们可以帮助它到你的肚子里旅行!
饱满形象的比喻,孩子会有相应的回应,自然而然地就会顺着家长的引导,乖乖把食物送到肚子里。
不同的孩子,有各种不同的喜好性格。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安静腼腆,但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对游戏非常感兴趣。
教育家陈望道说:“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
游戏会让孩子更易于接收外界的信息,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钥匙。家长不妨借助游戏,寓教于乐,架好孩子和家长联系的桥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尊重孩子的口味喜好
同事于姐说,她四岁的儿子经常在饭桌上和她闹。
于姐和众多妈妈一样,把营养均衡看得非常重。孩子挑食,吃饭的时候于姐就说:“这个有营养要多吃,那个没营养要少吃,哎哎,这个不能吃......”
孩子小嘴儿一撅,简直可以挂油瓶;然后碗一推,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嗷嗷直哭。
大人担心孩子挑食影响健康,我感同身受。但其实营养够不够,搭配是否合理科学,需要家长事先做好规划。
上桌后,请允许孩子自己坚持自己的口味。
有位日本妈妈,分享了她的经历。
自从她在源头用心搭配好,并且把孩子平时不喜欢吃的东西,做出各种趣味花样,孩子再也没有吃饭苦恼,每天到点了,就巴巴自己拿起小勺子,把妈妈端上桌的菜,统统消灭完。
一段时间后,习惯养成了,即使没精力经常变换花样,孩子早已习惯了原先不喜欢的东西口味,就会顺其自然地乖乖坐着吃饭。
孩子不用再担心“踩雷”会被妈妈教训,还有一个被平等用心对待的环境,吃饭变得轻松快乐,食欲也会不自觉变得更好了。
3、不逼孩子多吃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人的第一个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
家长往往会忽略一种人类的天性——只要有条件,我们是不会让自己饿死的。
可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饿”。
不少家长在宝宝吃饭时,尤其是隔辈的爷爷奶奶。总喜欢时不时说上一句:“宝宝真棒,再来一口!”
儿科很流行一句顺口溜——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要想宝宝身体好,七分饱最合适,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食欲的敏感性。
孩子的器官娇嫩,过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孩子被疼痛折磨,以后就会对吃饭产生恐惧心理,对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不让孩子“多吃”,很重要。
4、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几天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家长龇牙咧嘴、愤怒地开骂,最后还直接动了手,场面一度失控。
原来,这是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奶奶,对老师没像幼儿园一样给孩子喂饭感到不满,认为老师不尽责,饿着了宝贝孙子。
而视频下面,有网友分享了她在瑞士的见闻。
瑞士幼儿园里到了吃饭的点,老师只会将饭盘放在孩子面前;
至于孩子用餐具吃还是用手吃、是否撒了满桌满地的饭菜,一律不管,时间到了就收走。
自我生存和管理,从娃娃抓起。
其实孩子一岁半就可以自己吃饭,家长的心思应该花在收拾孩子留下的“残局”上,而不是追在孩子屁股后巴巴去喂。
孩子吃饭除了需要定点限时,家长也不要总担心弄脏衣服和餐桌,无论孩子吃饭的动作是否正确,都要确保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
同时,一个简单的用餐环境,更容易让孩子专心吃饭。
孩子弱小,大人事事亲力亲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有时适当的放养更利于孩子成长。
愿父母们都能告别追着喂饭的苦恼,愿小天使们天天都能吃嘛嘛香。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