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有鱼
这几天杭州都在下雨,而且是连绵不断的雨。让我想起来知名歌手张雨生的《雨一直下》这首经典歌曲。
也难怪咯,今日春分时节,又快要到清明节了。还有近期地球人都在饱经那个什么不能明说的,怕敏感字眼又被圈住仅为己见的风雨洗礼。
想想也许连老天爷也在悲怜人间疾苦而嚎啕大哭一场了吧。

别跑题,言归正传。
关于水文,经常在简书看到很多友友都是怀着一颗懵懂青春的文艺之心而来。由感而发的稚嫩执笔成文,开始了文艺小白之路。
虽然有些友友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如别人,然而用文字书写出来的思想确能反映出他的过人之处。
因为在这里可以有时间去理性思考,反复打磨修改成文,形成一篇梯进完善的作品。有的简单明了,也有的深奥难懂。
无论文字长短,毕竟人家有勇气写出来当时心里真实的感受了。
有些时候看到一些为了日更的文字,也能将生活中的喜闻乐见娓娓道来。
虽然是明显的水文,但是人家就是‘水’出来了。而且还能赢得一些文友的共鸣评论,这也是一种小小的收获吧。
通过这么一‘水’,可以认识很多志趣相近的朋友。还能进一步交流心得体会,发展友谊。将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岂不是美滋滋的好事啊。
有些友友性格平和,又自我感觉不善言辞,不愿意或没有开始的勇气,只是默默地潜水般的作为游客,欣赏着简书里各位大佬和百姓的文艺范儿。
所谓是他不水文,但是他会潜水观文吸收文化养份,说不定哪一天会厚积而薄发一鸣惊人呢。
至于会‘水’的范儿,那可是只见他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啊。而旦是洋洋洒洒行云流水,让人好生羡慕他的文采飞扬之潇洒。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既然人家这么能写会道,肯定是有一定的水平。不是先天具有文星之命,就是后天生活阅历丰富,或者是前面有很长时间的广泛阅读吸收。并且通过理解消化之后,才能有知识储备库里的素材可用才是。
毕竟人家肚子里有墨可水,一般人还水不出来呢。只能做为一名游客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不过也有些人水的不够段位,不够精彩。相信他会在简书这个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里遨游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有点收获,有所感悟吧。
回头他再看看自己曾经分享的文字心得,猛然发现出来了与大咖们的差距,也会不断微调自己的作业的。
总的来说,普天之下有缘来到这里,无论你会不会‘水’文,也不论他‘水’的怎么样。这个舞台永远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相互交流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