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12月中,利用圣诞假期回国探亲,看望母亲。妈妈在高兴之余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毕竟,因为国情不同,我必须在咱们传统的节日春节前赶回英国工作。在家的日子无非也就是吃吃喝喝,妈妈以及哥哥姐姐恨不能一口气喂我吃下一头猪。
别人在工作着,我在休假,渐渐的,日子就有些无聊。当我以为这次的旅程就象往常任何一次的行程一样,平淡地开始,平淡地收尾的时候,老天还是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看看咱小范围滴团聚照片哈,咱们先露一小脸,喜庆喜庆再说)
高三那年,咱没有一次性很长脸地考入大学,于是跑去读补习班,而且,一年内还换了两个地方,读了两个学校,这叫一个折腾。先是在我们城市附近的一个县城读了一个学期,认识了同样“没出息”的城里的“落榜”同学和一些艰苦奋斗的农村的同学(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个县城已经被收编为本市的一个区了);然后是回城找个学校接着读,又认识了一些新的同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闲得无聊的我在家翻到一本旧通讯录,看到一个8年前L同学给我的手机号,尝试着拨过去,惊喜的听到了“对方未开机”的信息,也就是说,号码依然有效。第二次拨过去,终于接通了。那一刻突然就激动起来。虽然8年没有联系,我们很快从对方的声音里认出了彼此。他是我在县城读补习班时的同桌。那时,我们有太多共同语言,少不经事的我们都认定对方是可以做一辈子朋友的人。一场高考,我们各奔东西。他先是参军,然后是读军校,在武警部队一干就是18年。如今已经是副团级“长官”了,而我依然“落魄”,读书,打工,在国内天南海北地漂,一不小心,就漂出了亚洲,流浪到了欧洲。我们匆匆地见面,激动地回忆起过往,然后告别,互道珍重。岁月让我们改变,改变让我们怀念......
似乎为了对某种“意犹未尽”的弥补,在一个周末,陪母亲逛“大润发”超市的时候,被老同学R给一眼认了出来。What a lovely suprise! 于是,她一张罗,便有了同学们小范围的碰头会。希望下次会有大范围的会面,嘎嘎
瞧瞧,落榜生也可以有很好的未来不是嘛。张童鞋(同学),上图左二,是我们当中唯一的女性博士,如今已经是我们那个城市某个大学的社科系的副主任了,身居要职哈。旁边的男性,是我们在县城读书时的同学加好友,如今已经是某区纪检委的官员。上图右二,就是传说中的R童鞋,她组织了这次碰头会,并宴请了俺们。劳苦功高哈。
Pretty Women!来,姐俩笑一笑,N多年过去了,你们美丽依旧。
当我回到英国后,开始频繁地用起了QQ,这是和国内同学联系最便捷的工具。我们依然感怀于那次聚会。Z同学Z博士在QQ的留言里依然感慨,希望有机会大家再聚,叙叙旧,感觉真的很好。很多记忆就这么重新唤起了,那些年少清纯的时光,很怀念。R同学则感叹,以前大家好得一塌糊涂,突然就渐渐地淡下来了。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吧,曾经那么浓厚的情意也敌不过岁月的冲刷呀。
是哦,所谓千里搭长蓬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们来到三岔路口是历史的必然。只要我们心里还存着那份美好的情谊,一切就都依然美好。我们都曾18岁,我们都曾激情澎湃,怀着那份美好的友谊,我们走到38岁、48岁、58岁......我们可以一直走下去。祝福你们,我亲爱的同学朋友
A nice man who loves to work in Beijing.
从北京回英国的期间,顺道拜访了我以前的同事--校长夫妇,十年前我们一起在北京的一间国际学校工作。他一直认为我是个尽责的好老师,以至于当年我辞职,去北京的一家私立学校任教,他很是不舍,彼此依依惜别。而他,也很喜欢北京,一待就是10年,并且有可能一直待下去。
A sweet lady.
这是校长太太,很可爱善良的一位老师,同事间关系非常融洽。下次回北京,一定再去探望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