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隐匿在川流中的“滴滴”声

隐匿在川流中的“滴滴”声

作者: 大梦在身边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0:57 被阅读4次

    最近引起大家公愤的莫过于“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时隔5月6日“空姐打车遇害”仅仅几个月。最可笑的是,滴滴“5.6事件”之后已经以整改为名暂时停止了顺风车的服务功能。可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交出的答案却令人惊心更寒心。

    滴滴平台客服的一推再推以及先前对于投诉举报的不重视都是造成此次悲剧的重要因素。不难想象滴滴内部对于此类事件应急处理的不得当和其内部组织的不完善、无秩序。

    究其根本,就是他们对安全事故,心存侥幸心理,关于此的体系建设,还未成熟,即是它对此的成本投资,还远远不够。

    对于网上不少人要求抵制滴滴,在大梦看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其重视,真正将乘客,司机的财产生命安全落到实处。

    毕竟,不能否认,就算是传统出行方式也不能完全避免安全问题,而新生的滴滴是网络化发展,时代进程的需要,它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出行方式。而一旦适应这种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也会难以回到从前。

    最后,对于此,大梦想多言几句。血的例子在时间长流中不断被冲刷,渐渐淡去,但每一次的出现,都是一种前行的鞭策,分明直指现实问题。

    而真正能继续顺风于时代,长存于历史中的,都是能在一次次血雨腥风中适应生存,不断提升改变,不停变换盔甲,伸缩挺拔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挺过逆流的碾压,成为时代的选择。

    对于滴滴,这是对它们的考验,如若他们仍旧一意孤行,不思变换,就算他们如今顺风顺水,也必然化为泡影。问题总是有的,而解决的方法也总能找到,如果你不行,在快时代的今天,另有他人。被遗忘,在我们看来是一辈子的事,在历史的车轮中只是一圈罢了。

    今天,大梦分享给大家的一部电影有关于出行方式,更是城市的风向标——《出租车司机》。

    豆瓣评分8.4

    影片讲述越战退伍后的特拉维斯(罗伯特·德尼罗 饰)在纽约以开出租车为生。战后的他多少埋藏了些思想、心灵危机,加上开出租车目睹了纽约夜幕下的种种罪恶,令他变得愤世嫉俗、痛恨社会。

    在求爱失败后,特拉维斯决定去刺杀总统候选人证明自己。但在准备刺杀行动的过程中,他遇上了被逼卖淫的雏妓艾瑞斯。

    特拉维斯在企图救艾瑞斯出火坑未果后,手持武器闯进淫窝一顿打杀。本以为即将受到法律的惩罚,然而媒体却将特拉维斯描述成了一个拯救少女的英雄……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一种躁动之感,尤其是后半部分从主人公造型的变换和身体力行的神经质,像是一个中二病的少年以为自己能拯救世界或至少能被万人铭记般的向着一个荒诞至极的目标“认真”的活着时,那种躁动感不禁让人发笑。

    而究其原因,是内心浮动着一种与他并行的欲望——在看过罪恶后那种想要重新构建世界的虚妄之感。又是更多了现实,褪去了幼时狂妄和乱想,对于这种人的不屑与嘲笑。

    但当最后的反转到来之时,先是惊讶于血肉模糊的那场打斗竟然如此畅快,随后是长吁一口气的满足。

    在主人公,这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年轻小伙子,他闷不做声的腼腆和内心对于美好的渴望,让他在打破平静与悸动(表白被拒)后,转而对一个雏妓心生怜悯。

    而这份怜悯,不是无根源的。

    她是纽约夜幕下黑暗的象征,她代表那样一群没有主见,自甘堕落又或者说享受其中的女孩子们。她没有什么奢望的追求,摆脱这种生活可能只是让她换个地方做相同的事。有时候糜烂,混乱的生活就是一片街区黑暗下隐藏的正常日子,而她,就过着这样的正常日子。

    特拉维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雏妓艾瑞斯,让他无法在忍受所谓的正常日子,他苦练技艺,一腔热血与一身功夫无处施展。他需要释放,他需要解救他人,更是救赎自己,他在寻找一个理由,能让他释放到一丝不剩,而外表仍具童真的艾瑞斯就是他的切入口。

    特拉维斯是个小人物,而这部电影就是这种小人物的梦,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梦,直击底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与生活压力下普通人的消遣现状。

    同样也是考虑到在战争时代的大背景下,遭受过战争创伤的普通人心理所留下的伤痕,他们对此难以面对又无法逃避的无力感,极易产生共鸣。很容易联系到快节奏的当今时代,生活重压下所暗藏的心理危机时刻牵动人们的心理防线,尤其是面对生活本身的无法逃避,那种无力分外压抑。

    而电影的内在张力也正是通过时代大背景下的社会现状,小人物与之所产生的碰撞与反差完成的。但令人着迷的则是它的基础为对人物本身的强调与情绪牵引,以此为基调去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反差,达到振奋与激动的情感,再以激烈的事件呼应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构成最后的反差。

    而导演为了让电影更加贴近现实,很多纽约街景都采用偷拍的方式,未启用群众演员,在这里,也就不得不提,《出租车司机》川流在一个城市之间,所表现城市的方式,不似其他电影采用地标性建筑以增加本地气息,而是还原街景。

    除了纽约人,街景—尤其是夜幕之下,自然少不了对于灯光的运用,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霓虹美学以及人造光源的应用都为之后美国电影的灯光运用开创了更多样的选择。

    而他本人及其擅长剪辑,增添了影片不经意的看点。多用动感镜头,而舍弃分镜,使得衔接更加流畅自然。增强透视,回避人物,强调摄影机的在场引发观众讨论。纵观整部电影,理性观影的人终不能体会片中涌动的荷尔蒙,而以情绪贯穿的观影者自然多一份欣赏的姿态。

    马丁-斯科塞斯

    影片的结局,特拉维斯不那么干净甚至可以称之为肮脏的打斗最终耗尽他全部精力,得到了大众的关注,达成影片最终的和解。这荒诞、粉色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结局,能够深刻体会到这和解的来之不易以及几丝美化的成分。

    影片《出租车司机》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的一部作品,也是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吸收了法国新浪潮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优点,注重纪实性与真实感;并且抛弃了古典好莱坞传统叙述方式,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

    该片是一部经典之作,而恰有一则趣闻证实了这部电影的成功,美国青年约翰-欣克利,将自己妄想成特拉维斯,对里根总统实施刺杀行动,意图证明自己对扮演雏妓的朱迪-福斯特的爱意,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电影也始终是电影,它是被构造,也可以说,是假的。但是,它的影响却是真的,它取材取例于现实,抽取出现实的共性赋予它再加工,令它呈现在荧幕之上也是真的。

    像主人公这样有如此夸张举措的朋克青年可能不多,但是拥有像他一般思维和特质的人可能也不少,只是穿梭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你我不了解便作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匿在川流中的“滴滴”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jf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