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作品,是一本名为《活着》的书籍。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或者说是懒惰(懒于发现新东西)的人,第一次去一家理发店,我就会一直去。第一次去住一个酒店,以后也都回去~
《兄弟》跨越两个时代,一个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个是繁花似锦,物欲横流的时代,以李光头和宋刚之间的兄弟关系为主线,将两个时代拉在了一起,书写了一代经历地狱和天堂的人,一辈子的风雨历程。李光头和宋刚两人也正是在那个艰难痛苦的岁月里,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义,进而在本书的下部,才掀起了兄弟之间悲惨的命运。
很羡慕李光头和宋刚之间的情义,他们虽不是亲兄弟,但感情胜于亲兄弟。即使在本书最后部分,他们兄弟断义,但内心李光头始终没有抛弃对宋刚的情义,而宋刚也只是迫于他媳妇林红的压力以及面子,才做出断绝关系的举动。
李光头从未见过自己父亲,一个因偷看女人上厕所而掉进粪坑淹死的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受尽同龄人的欺负,在那个岁月艰苦,传统思想深入的年代,他的家庭受尽嘲笑和苦难,但李光头永远都那么乐观,或者是因为年龄小,或者我更喜欢他的生活态度。再遇见宋刚和他的父亲之后,我一直觉得他母亲和他是幸福的,即使生活中有很多艰难和冷眼,但却也有过一段真正幸福的日子。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来临,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给了一个深深地打击,包括李光头的母亲在心灵上的崩溃。
宋刚的父亲,一个伟大而坚强的父亲。他对李光头母亲的爱是真挚的,伟大的。即使在文革的棍棒之下,他也用生命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他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精神或者说是爱在保护着两点孩子的成长。(类似于电影美丽人生),他的倒下,是这个重组家庭毁天灭地的噩耗,是李光头和宋刚心灵的重重打击,是李光头母亲崩溃的边缘线。他用最纯朴善良的一面,用爱作为依靠,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努力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以及老婆的幸福成长。他是伟大的。
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林红的出现,也许李光头和宋刚可以幸福的活下去,可是如果没有林红的出现,也就没有李光头人生态度的表现,和朴实,传统的宋刚在时代交替时不同命运的体现。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你永远看不穿一个人未来的样子,就像你永远看不透这个世界。只有经历过后,你才能暗暗回忆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