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离成功还差一个版本

作者: 季源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7:34 被阅读84次

    2017年1月9日发布的小程序像个性冷淡,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到底怎么样可以也没人知道。不免让人吐槽张小龙的前戏也太长了,长到让不少人都得了小程序狂躁症。

    这两天小程序的动作仿佛像是张小龙在东莞的某个夜晚,一波吹拉弹唱之后终于掏出了杜蕾斯,准备一波高潮走起。

    于是就有今年27号、28号连续两天发布两个版本的奇特现象:重磅!小程序新增6大能力!玩硬件,领卡券,小程序又有新能力了!隔了一天又开始惊呼:我们要做小程序第三方平台了!

    我倾向于认为这波的小程序高潮并非如许多媒体所说「微信向流量低头」、「微信失去了让人惊叹的能力」,相反,里面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很基本的产品方法论。

    所以我看东莞以后可以作为产品经理的圣地,大家一起组团来朝圣,来学习学习「正宗」的产品思维。

    1、官方增加了7大特性,钦点了这12个小程序

    微信公开课的公众号连续两天公布了以下这几个功能,我们列个表:

    官方钦定要在微信公开课上拿出来秀一把的,我们也列个表:

    两个多月以前唱好小程序的和后来唱衰小程序再到今天又重新唱好小程序的三波人,很有可能是同一拨人。

    没有丰富的案例;没有合适的入口;没有病毒营销的玩法,这几种原因让很多人一开始对小程序判了死刑。

    我们在《小程序上线7天,罗胖带着1000万用户跑了……》一文中也提到过,小程序的出发点是接棒服务号,完成「微信连接一切」的愿景,微信想引导用户去挖掘更多的线下流量和场景,这本身没错,线上获客成本巨高也是事实。

    这几个月,开发者的和平台的努力我们都是能看到的。

    Copy阶段大家都对小程序生态不熟悉,这个阶段涌现出的小程序多是直接照搬原生App的功能,各种资讯小程序、应用商店,外包大师平台在小程序发布当月收到的外包需求和咨询也层出不穷。

    工具阶段场景是目前被尝试的比较多的场景,日程管理类、排队取号类、自选股等等都是这个阶段做出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大家都对生态不熟悉的时候,会本能的选择熟悉的场景(线上)去寻找尚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官方最近增加的三种触达方式(菜单、模板消息、通知)、包括对个人开发者开放等新特性对这个阶段的开发者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的这个阶段属于微信小程序的初心:激活线下流量,连接线下场景。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程序失败了,其实从今天公布的模范案例来看,其实并没有,农行微金融、老乡鸡外卖、周黑鸭、美味不用等这些案例都在探索新的线下场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二维码兼容、蓝牙接口、会员卡和优惠券等功能的开放也预示着这个阶段的想象还有很大很大。

    这个观众眼里不断「打脸」、不断被骂「不克制」的过程我们认为是从0到1做一款产品的必经阶段,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第一波尝试小程序的人更多是极其熟悉To C玩法和线上场景的,他们对线下的场景不是那么熟悉。虽然目前一些查快递、查公交地铁行程等小的线下场景已经被应用起来了,但想要看到更多优秀的连接线下的场景,我们可能需要再等一等。

    2、「不克制」的背后是什么?

    (1)灰度放量

    一开始小程序的定位是连接未被发掘的线下场景,不能长按二维码进入,不能转发朋友圈,当时微信是想逼迫开发者更多地寻找线下新场景。

    前面我们也说了,这一批开发者和之前一批做原生App的开发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线上玩的溜溜的,线下并不熟悉。但微信并没有封死线上这条路,最近公布的新特性中,「可以通过模板消息、自定义菜单、公众号通知来触达用户」和「App链接分享出去就是小程序」这两点完全可以让开发者脱离线下场景,不依赖过渡营销并且通过订阅号来获得用户。

    其实微信对于小程序的定位并没有一口咬死,因为如果一口咬定是服务线下场景,那为啥自家在内测的时候会去做自选股、腾讯视频这样的小程序呢。灰度放量这种手段一度是腾讯产品中的常规手段,微信此前尝试的群收费、群管理某种程度上都是这样的。

    现在做互联网产品更像是一种服务,先伸出一只手来摸一摸刺激一部分用户,看看他们的反馈,好的话就随时可以打开功能的闸门,腾讯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你要知道,张小龙手里最得意的两款产品微信和QQ邮箱也是这么「灰度」出来的。

    从微信公开课上公布的12个模范案例来看,小程序的定位略有变化,继续发掘线下场景的同时也鼓励线上剩余场景的开发。所以你看做产品不就是一个打脸的过程么,产品之神也不例外。

    (2)开放协作

    马化腾曾经多次在内部强调腾讯要做好平台,成为互联网的连接者。最大程度地扩展协作,互联网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大平台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创业的成本和负担随之大幅降低,大家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最核心的创新上来。

    所以这一次微信小程序又搞了个大新闻:「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和「附近的小程序」

    简单讲,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就是承载各类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类似公众号时代的各种排版器、微店等等。有了这样的平台,未来在电商、餐饮、出行等领域可能会涌现出各种小程序解决方案,没有技术能力的商户开店也会更方便。对开发者来讲,统一接口、统一平台,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可以作为中间方对接商户,我曾经见过一个青旅的老板娘需要做服务号,不懂技术没法沟通,硬是花了几千块钱请人去帮忙搞定对需求和开发这个事情,现在,小程序第三方平台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

    小程序已开放“附近的店”申请入口

    「附近的小程序」这一功能的开放可以让用户更方便的发现小程序了。但另一个角度来看,说明小程序商店和搜索并不会成为发现新的小程序的主流方式,尤其是前者,你想想看,未来你还会有多高的频次会打开App Store主动搜索并安装App?就算你安装了,有没有觉得注册填手机号收验证码很麻烦?通过附近的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微信中快速找到附近的小程序和服务,同时也能够帮助线下商户更直接地触达用户。

    虽然微信小程序平台暂未发布,但腾讯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降低创业的成本和负担,让大家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最核心的创新上来。未来一段时间内,这对商户和开发者都是一种利好。

    (3)寻找平衡点

    商家希望消费者不要用完即走,下次再来;

    企业不希望用户用完即走;

    小程序又希望用完即走;

    在我的理解里,「用完即走」更像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在我需要小程序的时候它要在」的这么一种感觉。

    这里可以拿两个产品来举例。

    如果摩拜单车想给用户在骑车之前或者骑车之后享受一些延伸的服务的话,用完即走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至少目前来看,用户解锁后就直到下一次需要用车时才会打开,用户在产品内的停留时间非常的低,如果一直这样的话,这款产品的想象力就大打折扣了。

    而对于Google来说评价搜索结果的好坏是用户是否以最快速度离开,因为这代表着用户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产品完美解决了用户的问题。

    这一次微信开放了诸如「开放个人开发者申请」、「菜单、模板消息、通知等方式触达用户」等功能,有人认为这是战略上的妥协,从服务线下场景到慢慢向订阅号偏移。但这种妥协,可能也是在试探平衡点,到底什么程度才能最大化的调动目标用户(线下商户)的动力,而又不沦为流量窃取者的工具。

    3、尝试的机会越多,胜出的机会才会越多

    如果说去年互联网行业里大家看到的是奋力冲刺,那今年看到的,就是万水千山——连怎么跑和往哪儿跑都不知道。所以8亿日活的微信生态里,小程序一旦有什么动静,大家都想上去尝试一把。

    如果小程序还像原来那样,可能就慢慢死了,但依靠腾讯体系里面恐怖的迭代能力,或许这个产品能够变得更伟大。

    正如微信研发团队一直信奉的一句话:在互联网开发里,如果能够有一个团队在更短的时间内尝试了更多机会,并能改进过来,就能获得更多胜出的机会。这句话可能不仅仅是微信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微信地盘里的玩家说的。所以请给它和你自己一点点时间,万一下一个版本就成功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程序离成功还差一个版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m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