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方法》
幸福是什么?沙哈尔教授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进行了解读。他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是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一门课。这本书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幸福不是取得冠军后的喜悦,当他16岁的时候通过五年的训练取得艰苦训练而取得冠军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很空虚,并没有原来想像的那么开心,反倒迷茫和恐惧。他把人分为四种,忙碌奔波型,为了达到目标而受累,想等达到目标后就幸福了;虚无主义型,从过去的失败中看不到未来,恐惧,习得性无助;享乐主义型,就是及时行乐,其实很空虚;幸福型,就是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享受着奋斗的幸福,活在当下。也就是说,幸福是快乐和意义并存。
幸福感与所处的境遇无关。因为得了大奖的人,平均一个月时间,幸福感就会回到得奖之前;而车祸截肢的人,一年时间就能回到之前的幸福状态。所以,作者认为,要有目标,是不是能实现其次。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乐在其中。设置自我愿意达成的目标并开心地去做。
学生学习有两种形式,溺水和心流模式。前者是忍耐,希望早点从痛苦中挣扎出来。而心流模式,当做一件事时,产生内心的强烈共鸣,当找到追求的答案时,内心强烈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作者指出,福乐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福乐状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福乐状态下人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合一的。比如我们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时间。在福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效果。为什么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把学习当成了痛苦的事情,一学习就想起父母因为学习不好给的打骂,一学习就想起老师的批评,学习本身的快乐感没有了,孩子也不懂得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只认为是为家长和老师学习,所以干脆就不学了。
幸福的婚姻来源于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建立一个创造力圈,建立一个幸福圈。越是幸福的人,他的做事效率更高,人际关系、财富、运气都更好。而越是人际关系、财富、运气越好的人,越能感受到幸福。但并不是说,有钱一定幸福。不是的,很多有钱人感觉到空虚和无意义。
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体悟,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的享受,是在失败的时候仍然能挺过去,幸福是每天在好的习惯中不断地修炼自己,幸福是正念的产物,幸福是看到一朵花就心动,幸福是脸上的微笑,幸福是内心不由自主地开心,幸福是看到孩子的欣赏,幸福是和老人一起回忆过去,幸福是爱自己所爱的人,幸福是无快乐地做着自己愿意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幸福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