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文学与美食
清明粿:一味艾草寄乡愁

清明粿:一味艾草寄乡愁

作者: 夜间列车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10:35 被阅读0次

    乡愁有时很宏大,宏大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愁有时又很微观,微观到是一棵树、一片田、一间老屋、一味小吃。

    每个地方,都有充盈着节日色彩、代表着区域特色的小吃美味,在节日的上空袅袅飘荡,吸引着游子的味蕾,指引着回乡的归途。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也是节日文化的印迹。

    清明节,除了漫山遍野结伴而行、扫墓踏青的人们,还有一味融入舌尖的乡愁——清明粿,带给我们许多难忘的记忆。

    雨水一过,清明渐近。一夜春风吹透,野地里的艾草泛出最鲜最嫩的绿色。它的使命,在于将携带着春天气息的鲜嫩艾汁,融入粘稠的糯米食材中,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风味小吃。

    这味小吃,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青团,有的叫清明粿,制法却大同小异。袁枚在《随园食单》这样描述:“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趁着和煦春光,采来野生艾草,挤出汁液,拌入糯米粉,或制成圆饼状,或包成饺子样,喜甜食的加入芝麻红糖豆沙,吃咸味的包入春笋腌菜香菇肉丝,而后放入笼屉中蒸煮。

    等到出锅,玲珑剔透,其色翠绿,其味清香,豆沙馅甜而不腻、咸馅肥而不腴。咬上一口,一股神奇的油润和鲜香扑面而来;细嚼之下,有如惠风徐来,万物新绿,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吃进了肚子里。

    清明粿最初的功能是用作祭祀。“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代《清嘉录》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流传千百年,清明粿虽形制未变,但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时令尝新,寄托思念。

    清明粿必须手工制作,方能保证它的品质。从艾蒿到馅料,没有一种是可以用半成品替代的;从采摘到包馅,没有一项是可以用机器完成的。馅料的搭配咸度,外皮的硬度质感,艾蒿的香气味道,以及锁边形状和颜值精美,都能影响吃货们对清明粿的评价。正因为手工制作中融入浓浓的情感,所以才显得那么的新鲜欲滴、香气四溢。

    这不是机器所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精巧的制作手法和严密的传授体系。作为从寒食节衍生后发展为清明节的传统食物,恰恰是对祖先的悼念,使得这项手艺从祖辈流传下来,一代点化一代,从未失传或断档。

    在中国文化里,不同时节的食物诸如粽子、清明粿等,一直以祭祀祖先、家庭传授的形式得以延续。这款传统的清明粿,代表了老一辈人对天时节令、食物原料、制作手法的固执讲究。也正是因为保持着那份仪式般的敬畏与虔诚,才使得清明粿这一美食经典永流传。纵使食物丰盈的现在,也能轻易勾起我们的舌尖记忆。

    每当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粿,心底里便会涌起淡淡的乡愁。“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小小清明粿,散发着芳草香味,渗透出儿时回忆,蕴含着家的味道,交叠着各种怀旧情感,也是对大好春光的极力挽留。

    清明粿,如同春日的江南烟雨一般,早已成为深植入心的味道。也许,清明粿让人怀念的,不仅仅是它的舌尖美味,还有家家户户营造出的节日氛围——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微信公众号:youyouwoxin806806(悠悠我心)

    新浪微博:夜间列车

    欢迎关注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粿:一味艾草寄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u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