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给你的房子做个隔热处理。
找了两家公司来报价。
公司一的老王开私家车来的,围着房屋踱了一圈,掏出一个信封,在背面划了划,又噌噌噌地算了算,然后提出用6英寸宽的玻璃纤维,总价2400元,说包你满意。
公司二的老李开公司的卡车来的,白色的车子干净整洁,印着公司的logo。
他手拿写字夹板和卷尺,仔细量了房屋尺寸,数了窗户个数,爬到阁楼上看了一圈,再从一本原始资料里找出当地各个季节的温度范围和风速,又问了你一堆问题,同时非常细致地记下你的回答,说3天后给你答复。
3天后,他来了,手里拿一份打印好的建议书,建议使用的材料也是6英寸宽的玻璃纤维,总价2600元,说包你满意。
你选择哪个?
(ᕙ(•̤᷆ ॒ ູ॒•̤᷇)ᕘ选择二的盆友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图片源自网络故事还没完。
老李驱车回公司的路上,助手问,李师傅,以你多年的经验,瞧一眼就知道用什么材料,花多少钱,为啥还跑来跑去,搞这么复杂?
老李一笑。
谁都不傻,那客人肯定也让其他公司来报价了。
在隔热处理做好之前,他不去亲身感受一下,他怎么知道哪家做的好?他不知道。
他只会根据已知的、能看得见的[线索],去假想购买后的感受,去推测哪家做的好、买谁的服务。
所以,咱得给他留下线索,引导他做出选择。线索比如:写字板、卷尺、一坨坨资料、建议书……
助手恍然大悟。
听说你想让顾客购买or使用你的产品。
顾客在使用之前,没有办法体会到使用后真正感觉。
他们也懒得把所有的选择试一遍,做个比较。
他只会根据已知的、可见的线索,来想象使用/购买产品之后的感觉,决定是否买单。
广告文案、广告图像、产品icon、产品外观、包装、甚至销售人员皮鞋上的灰尘,所有能被顾客捕捉到的线索,都是对产品的隐喻和暗示,是顾客决定是否买单的依据。
o 如果根据你的暗示,顾客完全想象不出来[买单后的感觉],他就不会买单。
比如这样
反面教材来自魅族官网顾客会脑子短路一下,然后关掉页面。
o 如果根据线索,顾客想象出来的[买单后的感觉]不咋地,也不会买单。
比如房产经纪人热情洋溢的脸上那两朵金黄的眼屎。
(我就不放图了,你想象一下就好…)
顾客会垂下眼皮,默默走开。
o 如果根据线索,顾客能想象到[买单后的幸福感],他的心思就会活动活动。
比如[某互联网职业教育培训网站]在大学贴的海报文案:
图片来自公众号 wojiubuda顾客可能会脑补一下父母的夸奖,或者学妹期待的目光,于是心砰砰然,想看看xx网里都有啥。
图片源自网络总之,想[吸引顾客使用/购买你的产品],你就得提供线索,打磨线索,确保顾客能够根据线索,想象到[买单后的幸福感]。就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