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会飞的梦想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4:38 被阅读0次

    本书是由英国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根据《柳叶风声》里的动物们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的过程。该书在英国畅销20多年,是心理咨询入门之书。

    书中是从一个蛤蟆抑郁开始,蛤蟆整天不出门,然后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干,颓废不堪,它的朋友河鼠和鼹鼠建议它去找心理医生,蛤蟆于是见了苍鹭心里医生,它以为苍鹭会对它一顿训诫,可是见了苍鹭之后,苍鹭一言不发,蛤蟆开始寻求苍鹭的帮助,开启自我剖析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因为每进行一次自我深入的探索,就会发现自己的痛苦和抵触情绪越来越大,没有一个人是喜欢痛苦的体验,但若想深层的蜕变,变成为你想要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蛤蟆先生表达了自己的不悦心理,他认为自己不会愤怒,比如獾指责它,它不是愤怒而是抑郁,这其实来自于“弱小的受害者心态”。什么是“受害者心理”?

    也就是说童年时期父母对自己的过分严厉,而小时候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又因童年的弱小,无法抗拒父母的权威,就表现出来““弱小的受害者”心里,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性生存本能。

    正常儿童所拥有的情感,包括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心理,这些情感都是有利于儿童生存下去的基本情感。比如一个婴儿出生时,为了获得食物和关注会有尖叫,然后尽可能多地吮吸乳汁,吃饱后心满意足的睡觉了,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但这个过程也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就是父母,他们会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比如面对哭闹母亲通常给予爱和安抚,也有的母亲累了缺乏爱抚可能还很严厉,又或者父亲的育儿观认为孩子哭闹就抱会宠坏了,他就无视婴儿的哭闹。孩子不能用逻辑或有意识地去想明白这些问题,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学到一种生存的策略,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这就发展成了“适应型儿童”。

    故事中最强势的莫过于“獾”,它是蛤蟆似为父亲一样的人物,一见到它就感到恐惧和不安,说话语气盛势凌人,经常会对别人横加指责,评头论足,这种人被称为“挑剔型父母,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这样。比如,当员工做错一件事后,老板不加思索地就会责怪,批评,小题大做,以此来占据优势地位,说明我赢了,你输了,你看就是你能力不够,还是我厉害,来推卸责任。很多时候,我们过分自责便来于我们存在挑剔型父母的影子,自我批评就是利用了父母来惩罚自己。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你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教育别人,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旧的思想主宰你,新知识和新理念就无法接受,就会让人固执已见。

    蛤蟆既不喜欢自己的“弱小的受害者”,又不想成为“挑剔型的父母”,它向苍鹭请教第三种选择,苍鹭指出最应该有的状态“成人状态”,它是指我们要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更有自我洞察力,更能计划,考虑,决定,理性又合理的应对随时发生的状况而行动。当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蛤蟆向苍鹭坦露自己的心声,讲述了它小时候的故事,它的祖父是一位成功的酿酒厂企业家,事业做的很大,它的父亲在祖父的成功光环下长大,一直用尽全力在证明给祖父看他的能力,所以对蛤蟆比较严厉苛刻,而且很强势,以致于母亲也会跟随父亲一样对它严厉,这让蛤蟆感觉很恐惧和不安,好在外祖父是个传教士而且是剑桥大学学院董事,在当时很有威望,后来蛤蟆考上了剑桥大学,但选择的课程并不是它喜欢的,最后考试不及格,勉强用论文替代考试顺利过关。与此同时,蛤蟆父亲死了,它继承了一笔财产和一个庄园,后来它开始挥霍还因偷盗入狱,再后来就抑郁了。

    苍鹭对蛤蟆讲,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形成的,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我们就会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然后“自证预言”。

    蛤蟆问苍鹭什么叫“底层架构”架构?苍鹭提出童年通常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包括四种组合,组合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也不好,4.我不好,你好。

    举例说明,“我不好,你好”,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自己好,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善待别人。通常这种人会抑郁,是在玩受害者游戏。

    认为“我好,你不好”,这种人就是上述挑剔型父母的存在方式,这些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以此加强他的道德优越感,有时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但是他们从来不抑郁,而是愤怒,而且从来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愤怒的人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

    要做“我好,你也好”的共赢心里,就要具备高情商,也就是说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管理好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与此同时,又要有“共情”能力,能够识别他人的感受,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你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从而走得更远。

    最后,蛤蟆先生终于如释重负,拨开云雾见青天,重新审视自己,走出困境,振作精神,和河鼠,鼹鼠,以及獾来讲述自己规划,投身房地产业,决心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y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