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过完年,回广州的高铁上,我遇到了李川峰(化名),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经过交谈,了解到他是回去辞职的,他将要辞去年薪180万的技术总监工作,举家回到他出生的小城市。问原因,只是因为老父亲在年夜饭的时候端出来一道不能吃的菜,五个姊妹当场就哭了。当李川峰告诉我那是道什么菜时,我也为之深深的震撼。
李川峰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他排行老四。父亲李大山今年已经82岁了。说来也巧,他父亲李大山也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有5个姐姐。李大山是个能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姐姐们都嫁出去了,李大山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养活6个子女。坚强的李大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硬生生的抗下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从不喊苦、从不喊累,凭借自己的双手,挑担子挣工分、撑船打石头,什么苦活累活都干,终于养大了6个子女,送走了两个老人。
随着子女的渐渐长大,李大山的苦难日子终于熬了过来,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子女们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养成了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格,也个个都有出息。渐渐地,子女们一个个离开了离开了李大山,离开了乐山,开始到各个地方去闯荡,也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随着最小的女儿李玉荣的离开,李大山身边再无子女相伴,只有和老伴相依为命。
儿行千里母担忧,同样,子女在外,依旧时时牵挂着父母。几个子女在不同的城市安了家,没办法经常回来看望二老,每个月都纷纷给二老打钱,让二老吃好、穿好。每次打电话,李大山都说钱够了,只要有空能多回来就好了,但子女不听,平均下来,几个子女每月汇到李大山账上的钱有三四万,李大山也成了当地老头老太太中最有钱的。
随着子女在各自城市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想要回老家看望李大山就更加难上加难。为了能经常看到儿子女儿和孙子们,已经年过8旬的李大山,专门买了智能手机,一有空就找小区里年轻人学习用微信、发语音、视频,很快就把微信玩的很溜,子女们都经常夸李大山,说咱爸老了还是这么聪明。但其中的苦只有李大山知道,他学这些,都是被孤独逼的。
随着身体的渐渐变差,对子女尤其是孙子孙女们的思念日益强烈。今年过年前,李大山提前就做了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回家过年。子女们没办法,于是六个子女,带着二十来号人,浩浩荡荡的回到了李大山家里,一下子就把空空荡荡的家塞满了。年三十那天,李大山非常高兴,坚持让子女们在家做饭吃,不去饭店。于是,一大家子人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准备好了三桌丰盛的饭菜。
吃团圆饭的时候,李大山神秘的说,自己给他们准备了一道菜。子女们都很好奇,没见过父亲下厨,他哪里准备的菜?当李大山把菜端上桌的时候,全家人都愣了。只见一个大盘子里面,装满了一叠叠崭新的人民币。这时,李大山说话了:“这就是我准备的菜。这些年你们都很孝顺,个个每月都往家里寄钱。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夫妻俩,一个老头子、一个老太婆,拿这么多钱来做什么?能吃吗?如果能吃,今天就请你们吃下去。吃不下去吧?装在盘子里的钱,不是你们能吃下去的菜,同样,你们不管不顾寄回来的钱,就是我需要的吗?我真正需要的是每天能看到有人在家里晃荡,能听到有人喊爸妈、爷爷奶奶,能带着小孙子孙女出去转,这些,我都没有。”
李大山说完,一群人沉默了,李川峰的几个姐妹甚至都哭了。李川峰默默的看着父亲,他也不知道多久没这样看着父亲了,他忽然发现,父亲比他想象的还要老,也许。。。这个念头一起,李川峰遏制不住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默默下定决心,要回来陪父亲,陪他到老。于是,年一过,他就踏上了回广州的火车,这一次,他要辞掉年薪180万的工作,回乡创业,更为了陪父亲、母亲。
(猫哥说:因为有父母在,回家才有意义。很多朋友过年都有这样的感觉,以前老人在的时候,过年总能有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老人一走,想要再组织那么热闹的团圆饭,已经难上加难。因为各自有了各自的一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老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各位游子,在高飞的时候,不要忘了看看地平线,父母在哪里守望着你。他养你小、你养他老,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晚了。原创文学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