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翟天临的瓜越滚越大,背后也牵扯出好多学术圈的黑料。
娱乐圈在频繁曝出吸毒、出轨、家暴之后,这次开疆拓土转移到“学术不端”,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相比他的40%超高论文重复率、645K博士论文、文综270+,最让我震惊的其实是翟天临在直播中问了两遍“知网是什么东西”,眉头微皱、神情自然,言语理直气壮,若真如他所说是在开玩笑,我只能感叹翟天临演技太好了!
别说博士了,随便拉一个本科生都看过知网吧,比北大校长念错“鸿鹄之志”还让人匪夷所思,略显尴(jian)尬(jie)。

我有个朋友一直想在读博后去当高校老师,觉得学校环境比较单纯,没有这么多社会上的歪风邪气。
我只能说想太多。
有多少人像他一样觉得高校是象牙塔,觉得学术圈干净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且不说看过多少同院系老师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弄得反目成仇,学术圈里的黑暗一点也不少,根本算不上什么净土。
作为半个相关人士,说一下圈内的二三事吧。
○ 学术圈多的是利益交换
翟天临没有C刊论文,十万字博士论文也不知所踪,却轻松拿到北电博士学位,还被北大录用为博士后……
这一路开挂不得不让广大苦逼学术狗变身“柠檬精”,一步步挖出了那么多实锤。
其实学位滥发这个事,谈不上非常普遍,也算是稀松平常。
但主角不是翟天临这样的明星,而是权力阶层的相关人士。
毕业前一个能力很强的师兄经常叫我们去帮忙做实验,我发现他非常忙,每天在几个实验室来回跑。为什么没有读博意向的他要这么努力搞科研发论文?
后来他告诉我,本来有个项目的实验和论文快完成了,导师觉得很满意,“劝”他把成果让给某厂长。
“那你有什么好处吗?”“2000块。”师兄无奈苦笑的表情我现在都还记得。
当时天真的我还觉得2000块不是个小数目呀,后来才明白和老师外接项目的利润相比,2000块就是个屁。
还有去年,一个同学找到我,说自己的硕士论文被领导强行拿去用了,问会影响他第二年毕业吗?
当然会,因为次年的查重结果会是100%。他没有办法,只好全文降重一遍了。
这两件事只是学术圈内大量权力寻租的缩影,中国是权力社会,有权在哪都好使。
没被爆出来是因为他们不像明星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也没有直接侵害到多少人的利益,除了身边的弱势学生;就算被爆出来也早都撤了热搜,禁止转发和评论,不会像这次一样持续发酵。
北电和北大向翟天临放水也不过是看重他的名气,其中的利益交换不言自明。
要说翟天临有什么可怜之处,大概就是他有钱有名气但没什么权力,所以一旦露出破绽,就只有眼睁睁被人扒个精光。
○ 国内90%的论文都是垃圾
翟天临能查到的两篇论文中,《广电时评》上的文章被网友拿去查重,除去本文已发表复制比是40.4%。
广电时评不是什么正规学术期刊,应该没有重复率要求,所以才会发表这篇文章。
但网友不能忍的是作为一个博士,却这么明目张胆地抄袭,连原文作者都站出来亲自打假了。

谴责翟博士之余,再看看其它期刊论文怎么样?
实不相瞒,惨不忍睹。
就在前几天,我下载了同一个法学课题的几篇论文,发现其中两篇几乎一模一样。


这只是巧合吗?
并不是。如果你写过论文,下载过类似题目的多篇论文(特别是期刊论文)的话,会发现这种情况实在太常见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争着抢着被逼着发这些垃圾论文?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评职称。
国内论文质量不行本质上是因为科研模式有问题,搞研究的目的成了发论文。
其中的逻辑是“发论文=有资历=评职称或科研经费”,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整天忙着搬砖,有几个人真正有功夫、有能力追求科学创新,为评职称苦不堪言,不得不找枪手代写代发,好多期刊就是专门收钱给人发论文用的。
反观国外学术圈采用的是声望体系。
为了得到更多科研经费,科学家需要声望,声望不是来自论文数量,而是实实在在的新研究成果;
国外学术期刊订阅费很贵,为了创收,期刊需要积累声望,所以对学术不端非常敏感,一旦发现会严厉制裁。
设计怎样的激励机制就会得到怎样的绩效结果。
国人可能不是创新能力不行,也可能是刺激不足没激发出来……
要净化学术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要是再深挖还有“导师亲自下场关爱女学生”“导师把学生死死圈在身边只为做免费苦力”“高校官僚严重逼死科研教授”这种事不要太多,比起来“抄论文、骗学位”好像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了。
最后,还是要感谢翟天临,牺牲小我点亮了整个学术圈。
让一个原来少有人关注的小圈子暴露出这么多问题——
起码这是好起来的第一步吧。
PS. 要是翟博士关注我的知乎专栏-论文过过过!,学点降重知识的话,也不至于丢这么大的脸了——不就1000多字重复嘛,分分钟搞定。
再不行找我帮忙呀,给你免费,哈哈哈。

作者:Giggles
首发公众号「做梦才是正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