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争相开通程控电话的同时,地区和县城里的一部分人,开始使用了蜂窝式移动电话,俗名叫“大哥大”,后来叫手机。
一开始,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跟一块砖头大小的黑呼呼的玩意,在那上面摁几下,就能跟不知道有多远的人通电话,最神奇的是,竟然没有电线!
1993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县,蜂窝式移动电话,只有4个信道,通俗说法就是,只有4个人可以同时接打电话,第5个人无论打电话还是接电话,都必须等到前4个接打电话的任何一人挂机,才可以进行。即便如此,也是够神奇的啊!
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全县程控电话,由模拟升级为数字,电话号码也由最初的四位数,经历了五位数六位数以后,升级到了七位数。与此同时,蜂窝式移动电话的信道,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渐渐地,“大哥大”开始变小,只比一只手掌大一点,普及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那时候,一部手机的价格,在一万块钱左右,并且很难买到,很难入户,很难保持正常使用,高峰时段,断线是常态。即使如此,一般营销收入的生意人,也只能望机兴叹。至于平头百姓,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渐渐地,餐桌上,会议室里,手机的响声,干扰着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公开场所,关闭手机已成为一条铁的纪律。
然而,这条铁的纪律,也只是一块生铁,一砸就碎。有一次,在县里开会,主持会议的领导,态度严肃地要求与会人员关闭手机,声称谁的手机再响,立马严查买手机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一分钟以后,全礼堂突然响起手机铃声,主持人顿时火冒三丈!厉声喝道,谁的手机在响?啊!坐在台上第一排的某领导,站起身,走到发言台前,递给主持人张纸条,主持人看后立即离开发言台,去台上最中间位置上,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掏出手机,摁了一下手机关机键,然后重新回到发言台。与此同时,台下观众席,嗡嗡声响成一片。
那个时候,由于手机几乎全是在公费使用,所以,是不用担心手机丢失找不到的。手机无论是忘记在公共场所,还是忘记在私下场合,发现的人,是一定会主动交某机关的,因为有手机的人,躲都躲不起,谁还敢惹啊!
买不起、买不到手机的人,也可以拥有一个值得炫耀的东西,那就是BP机,也有叫呼机,也有叫拷机,也有叫传呼机的。最先出现的,是只能显示电话号码的BP机,后来,出现了能够显示汉字的BP机。
拥有有线电话的人,寻找没有手机的人,可以拨打寻呼台电话,通过寻呼台值班人员,呼叫BP机,传递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简短留言,BP机机主收到寻呼台发出的消息后,就近使用有线电话予以回复。也有双方都通过BP机传递汉字内容的,也许那就是初级版的短消息传情或聊天吧。
手机和BP机的出现,给使用者说谎,提供了器物上的便利。那时候的顺口溜是,大哥大,BP机,一路瞎呼逼(意思是说谎话)。明明人在上海,他回答在大连,谁也无从考证,不像从前,人心缝隙很小,一是一 二是二。
五年以后,出现了手机短消息业务,但是,会使用这个业务的人,极其稀少。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因一件急事要处理,需要离开县境几天,打电话给县领导请假,他没接,我就给他手机发了短消息。没想到,我刚回来,就接到他的电话,接着,被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一顿。
我不服气啊,我要过他手机,翻出通话记录给他看,我是打了三个电话的,他都没接,我打开短消息子菜单给他看我发给他的短消息。县领导看了以后,当场要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负责人,被我岔开了话题,过了一会,他又说,什么时候开通的这个业务,为什么不向他汇报就擅自作主,还有没有一点点组织纪律观念?我说,拉倒吧你。接下来,我详详细细地给他讲解有关业务知识,没想到,等于白说。没办法,我只有拿出一个多小时时间,把我说过的话,写在他的笔记本上。
过了两个星期之后,他在电话里非常高兴地告诉我,说他会看手机短消息了!我问,会发了吗?他说,还正在刻苦钻研。我又跟他约定一个专门时间,帮助他学会了发短消息。在离开他办公室之前,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并且,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尽管我嘴上说,不用客气,其实,心里头还是美滋滋的,毕竟自己做成了一件好事情,他一个人学会发短消息只是一个新起点,由此及彼,生发出去,递次辐射,就能够带动更多的领导干部,迅速跟上社会变迁的步伐,这对平民百姓来说,可是一项奠基工程啊!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