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e621e5aa81ff5ff5.jpeg)
林清玄每天都要写三千字,一辈子都如此。和他一比较,我们就知道自己的差距。
林清玄的写作就是修行,如果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人,无法读懂林清玄。我们必须达到和他一样的境界,才能理解他。否则读出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境界,不是他的境界。
许多人以为通过阅读能懂别人,实际是一种误解。
释迦牟尼佛每天讲经八个小时,从三十岁开悟一直讲到八十岁涅槃。佛法讲“空”、“放下”、“不立文字”,但是佛法的经典和文字却最多。
我们的头脑必须足够复杂,才能理解简单;必须完全提起,才能学会放下;必须非常执着,才能学会不执着;必须读尽天下书,才能超越文字的束缚。
不在乎写作的效果和好坏,才能心情放松,因而效果更好,水平更高。境界和品味都是一种心态,不是技巧。
太注重技巧,懂得太多技巧,正是我们不会写作和写不好的原因。
不懂得技巧,你无法入门,永远在门外徘徊,写的文章不能叫做文章。
不忘掉技巧,则永远被技巧束缚,文字没有灵魂,没有深度,没有生命,没有自由。
列提纲,属于头脑和技巧。道里面没有提纲,没有逻辑,没有美丑,优劣,过去未来。
老师和书本可以教给你方法,但是不能教你如何放下方法,超越方法。
培训班教给你套路,但是真正的写作就像修行,没有方法和套路。
没有目的,意义,目标,才是修行。修行是忘记,是死亡,也是忆起,新生。修行式写作就是禅修,就是进入当下和永恒的途径。
开悟没有方法,进入当下和永恒也没有方法,不需要努力。当我们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时,自然就放下了,就开悟了,就进入永恒的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