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作者: 阿凤01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4:29 被阅读0次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利用暑假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本书时通过剖析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事例,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等内容。通过案例来呈现,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既有针对性又有扩展性。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有效教学的构成元素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把握数学本质真这么重要吗?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是一节第一册减法的课。在理解了例题,并得到“5-2=3”之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事件。一个小女孩介绍:“我本来有5个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对:“怎么还是5-2=3,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气:“我没重复,老师的是汽车,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车。”小男孩仍反驳:“反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于是全班很疑惑。面对这样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师会简单的以一句“是同一个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疑问。但我们认真想想,减法的本质是什么?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因此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你们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师里,而且有的说是摘花,有的说是铅笔,完全都不一样的事,却能都用5-2=3来表示?”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这是教学最成功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真的理解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才能促进学生开启思维的大脑,进行真正的思考,真正的自主建构。书中案例发生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导入环节,教学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转化”的教学思想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书中创设的两个情境都是求实际生活中王奶奶家的两块地的面积。第一块地,教师引导需要将凸出的“半圆”移补到凹进去的“半圆”中,渗透“转化”思想。但学生疑惑“这是一块地怎么移补?”教师却回答“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接下来出示一幅坑坑洼洼的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地,教师想让学生把它近似看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学生问道:“这地坑坑洼洼怎么补啊?”教师回答:“不都说了吗,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生问题的本质,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习数学有用”都是假的,其实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做题,考个好分数。学生的第一次“怎么补”困惑在“什么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混为一起,没有感受到应用数学的核心是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方法问题寻求答案,再将答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第二个问题引出了重要的数学思想:积分。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地”分割成规则的“小格子”,一直细分下去,最终得到精确的“地”的面积值。要明白越是简单朴素的问题往往蕴含着数学本质的思想方法。

    三、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才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而最根本的要素则是前面两点,于是便有了引言标题(也可以说是本书的核心):把握数学本质+研究学生=有效教学。通读了整本书,我才发现这个公式总结的是多么的精辟,要达成有效教学,应该在“吃”、“用”及反思上多做文章。

        一、吃透学生,吃准教材

              在吃透学生方面: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该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

            在吃准教材方面:首先,教师对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对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教师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作“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

        二、用活教材,用好学生

            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我们常说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反省。

          这话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平时我们也做了,也写反思随笔了,也知道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但真正领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们还要不断地终身地去学习、去反思、去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时时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原动力,促进积极思维。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以上都是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知识。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套用引言中的式子,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新式子——理论+实践=经验。希望我能真正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我的经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a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