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去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其他乡镇,去帮几个朋友办点事。
山里的农民为了让过往的车辆帮他们撵麦子,把麦子铺在门前的公路上。夏日的阳光盖满了路上的小麦,金灿灿一片,甚至有些耀眼。前面的车辆驶过时,后轮会带起蓬松的秸秆,好似山涧小溪里泛起的层层细浪。
端午节前后,山里虽谈不上百草丰茂,但是路两旁的小树的枝叶早已经郁郁葱葱。到了稀无人烟的空湾里,斑驳的阳光撒在柏油路上,树叶随着轻风舞动,票据就像一副动感十足的镂空画廊,给人一种莫名的美感和内心的清凉。偶尔会经过狭窄的山谷,山涧清风拂过脸庞,更是让人神清气爽。
沿途的村庄,到处都是农忙的景象。田里麦子已经所剩无几,看不到山里的老农民佝偻着身子割麦子的模样,孩子都进城上学了,也看不到孩子们给大人送水的景象。但是路过村庄时,能听到打麦机在人家村里呲呲啷啷的声响。打麦机,这种小型的农机,在大地方早就淘汰的的东西,在我们山里却依然是农民最得用的工具,让收麦子省了很多力气。搁往年,都是一大家人在场里用梿枷打。
我的思绪又开始飘了起来。六月来了,儿童节,端午节,朋友圈里充斥着过期儿童的各种礼物和代表快乐和美味的粽子,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种快乐是真实的吗?我们已经习惯戴着面具给别人看,我们开始不敢吐露自己的不快乐。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新的一月来临就是贷款、花呗和信用卡账单,这些真实的心情才更符合实际。如果你觉得我在怨天杞人消极悲观,那么恭喜你没有这些烦恼,我说的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状态。
我们追求幸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在大城市打拼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比生活在村里的农民更幸福?人人夸赞的所谓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自以为是的成功而已,也只是众多生存方式中的一种,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在夸赞推崇一种的同时而去贬低鄙视其他的生存方式呢?
在繁华的市政办公大楼,在华丽高档的富人区,以及其他那些我叫不起名字的的所谓高级的地方,他们不会留给你我。那你我何不去寻找自己的出路?寻找自己的方向,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怕别人觉得傻乎乎的模样,不要害怕落得个凄惨不堪的下场。
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鱼跃龙门,而应该是获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读书的目的也不应该是跨越阶级,而应该是用知识去反哺自己的家乡和父辈的职业,不是逃离,而是赋能。
这一篇浅显了,感谢你来浪费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83477/80ae5fd9e555fb8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