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些所谓的“高人觉悟者”是如何用脑的吗?又或者是,你知道人如何从焦虑、抑郁、强迫及杂念纷飞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但愿今天这篇文章,能帮你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并让你快速觉悟。
一、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导致大脑痛苦的根源
人的大脑就像是一台计算机,先调用已知的存储信息,也就是你的认知,然后再进行各种的比较、联想和推理,最后再做出评判;虽然很多时候,人的行为反应是情绪驱动和潜意识的习惯反映。
我们知道,即使是电子计算机,如果运行负荷大了或者久了,会发热宕机;同样,作为人肉体的大脑,如果思虑多了、累了,同样需要休息。
人的大脑虽然有些像计算机,也是通过信息处理得出结论,但人的大脑运行机制更加复杂(包括人的认知,还有情绪、潜意识和习惯等)。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我们大脑思维的活动有一定影响,这就像人给电子计算机输入的编程代码一样,对其运行机制及结果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传统文化里,儒家认为你的大脑是你的社会习气,你做人做事靠的应该是良知,而不是你的习性和习惯;道家则认为你的思考就是有为,就是妄为,应该是为道日损,无为而为;佛家认为你的头脑的思考全部都是我执,都是妄念,应以佛性、自性而为,这才叫智慧。
古人的觉知者们认为这些是我们的大脑用多了,思考多了,被大脑给奴役了。大脑其实是社会惯性系统控制你最大的帮凶,让你永不停歇地被迫性的无意识思考,反复的评判,不断的联想,这就是现代人称为的“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的根源。因为这些思虑会把你从现实当下拉回到过去或者推向未来,这如现代《当下的力量》一书中所说相似。
当你的思维停留在过去的负面,就会引发抑郁和痛苦,还有愤怒;当你的思维跑到了未来的不确定,就会引发你的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所有这些负面情绪,会让你的精神饱受折磨。因为人脑天生就是喜欢节能和稳定,这是大脑运行的底层原理。
人们喜欢依赖大脑的思考和认知,变得更加聪明通透,活得更加幸福。从古至今的觉醒者及现代心理学都提醒,人要有“元认知”思维,简单讲就是“反省”。而人的偏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根源,就是大脑里的那个不正确思维得“小我”造成的,那个“小我”容易被各种假象所欺骗,搞得整个人疲惫不堪,遍体鳞伤。这,就是人一生过得“苦”的根源。(下篇结合佛学理论专门讲)
知道了大脑痛苦的根源,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这个不停空转、消耗以及负面情绪的大脑折磨中走出来,真正地在“觉知”之下把大脑当成一个工具,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服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