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趣事(06)杆档费

作者: 空谷孤松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8:56 被阅读5次

什么叫杆档费?十有八九的人回答不上来。这也难怪,不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哪能知道呢?就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不经历这样的事,也是不懂的。

上一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通讯工具是很有限的,电话不是普通老百姓的通讯工具,老百姓的通讯主要是靠书信。

一封平信8分钱,隔省的路远一点的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收到,本省的三四天。这种靠人力传递的通讯方式,和古代的通讯方式相差无几,只是传递的过程中古代是靠人和马,还有舟船,现代是用汽车轮船飞机传递邮件,时间上比古代快了不少。古代除了皇帝诏书或者是国家的重要紧急文书需要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加急,途中换马人不停地赶送以外,老百姓的家书晃悠悠的在路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送到手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有家书抵万金之说,浪漫的诗人希冀鸿雁传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通信的不易。

清末民初,我国的电报电话通讯兴起,用电信通讯,从本质上改变了通讯方式。电报是无线传输密码,接收方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翻译成文字,通讯稍有延迟。电话那时是有线传输,但已经是一种即时通讯了。

正是由于那时的电话是有线传输,所以大大地限制了电话的使用范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个乡镇一个邮局,收发信件、电报,还有就是供人们打电话。但打电话也不方便,因为对方没有电话机在旁边啊!所以有紧要的事一般是拍电报,好像是3分钱一个字,一封电报几毛钱,一般是当天能收到,加急电报另外加钱,几个小时能收到。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发展生产力成为了社会主旋律,即时通讯的需求爆发式增长。先是比较大的效益好的企业开始安装电话,我所在的学校是有几十个班级的初高中齐全的完全中学,是个正科级单位呢,所以有资格安装电话的。

记不清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学校里的电话开通了。黑色胶木外壳的电话机旁边带一个摇把,打电话时拿起连在一起的听筒话筒摇动摇把五六圈,邮局里的接线生问你要打哪里的电话,告诉她(接线生一般是女人,有坐性)后,她会在程控交换机上接通到对方所在的邮局里的程控交换机,对方的接线生再接到对方的电话机,接通后有一个铃声提醒,然后可以通话了。如果碰到占线,就是电话忙,接线生告诉你等会儿,你若再摇动摇把,一次、二次,接线生就不耐烦了,所以打电话的人和接线生骂架是经常的事,何况接通了还会掉线呢!打的人急,接线生烦,那个年代的通讯能力就是如此啊!有什么办法呢?急也好烦也吧,电话还得打,毕竟电话比书信既快又方便。

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学校里的摇把电话机换成拨号的了,没过多久又换成按键的了,电话的连接越来越快捷高效,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每个人都有和亲戚朋友同学之间的通讯需求,以前没有电话也不觉得有多少不方便,习惯了嘛。现在学校里有了一部电话机了,有个紧要事去打个电话也很正常,但偏偏有那么几个人大事小事就去打电话。

电话机安装在校长室连通的隔壁秘书室里,若要打电话跟秘书打个招呼,他会热情的帮你接通,三言两语把话说完,校长也能够忍受,但到后来不自觉的人晚上向秘书讨了钥匙到办公室里打长途、煲电话粥,月底电话账单送来,电话费飙升,甚至一个电话费几十元。校长按耐不住了,但又不好发作,于是,叫校里的木工师傅做了一个木盒子,把电话机锁了起来,就留个听筒话筒在外面,钥匙校长保管着,这下好了,除非有天大的事才向校长讨钥匙去打电话了。

我脸皮薄,一般的小事不会麻烦校长去打电话,又一次晚上,母亲生急病,需要和县城里的哥哥联系母亲治病的事,我厚着脸皮向校长说明情况,校长爽快地给了我办公室钥匙,告诉我电话机钥匙在那。我顺利的和我哥通了二三分钟的话,当我正要挂机要走的时候,校长来了,我很惊愕,校长才开始吃饭,怎么一会儿吃完了来关心我打电话呢?我懂了,校长怕我打长途或电话粥。打个电话还受到监视,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我回到家就和老婆说,装个电话吧!老婆一听也惊愕了。问我怎么啦?我把刚才的事和她说了一下,她马上同意了,因为她是一个自尊心比我还要强的女人。

那时安装电话不像后来的那样,电话线都埋在了墙面了,电话机都不要钱,电信部门的外线工带来电话机往墙上的插孔一插就可以通话了。那时安装电话先到当地邮电局申请,同意后再去缴费,然后再来安装。除了电话机外,其中还有一项费用就是杆档费,而且还是大头。

安装电话需要立杆架线吧,学校到所在乡镇邮局直线距离也有二三里路,要竖十几根四五米高的水泥杆架线,产生的费用需要用户承担。虽然学校里安装电话时线已经架到我门口了,但我要装电话还需要出一部分费用,这个就叫杆档费。

杆档费需要多少呢?1200元!我的天哪!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的月薪才一百多块钱,一年不吃不喝就装一部电话啊!幸好在教师节前夕,教师装电话杆档费折半。

想想那天晚上的事,还有哥哥姐姐们都有电话了,咬了咬牙600元的杆档费忍了,电话机倒是要不了几十块钱,由此,校园里第一部私人电话开通了。

当晚,县城里的哥,西宁的大姐,无锡的二姐挨个儿打了一遍。接通以后他们的第一句话都是:小弟什么事?我说没什么事,我新装了电话了,今天可以慢慢聊!


【闲笔】趣事(06)杆档费

相关文章

  • 【闲笔】趣事(06)杆档费

    什么叫杆档费?十有八九的人回答不上来。这也难怪,不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哪能知道呢?就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不经历这样的事,...

  • 【闲笔】趣事(04)钓鱼

    四十几岁的老马从来没钓过鱼,现在他也要去钓鱼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中学里的老师,星期天学生放假,不需要补课,...

  • 如何修理档杆呢

    档杆不回弹,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自己修没试过,想试试,不过家里不住一楼,车没办法推屋里,就算住一楼也不能...

  • 【闲笔】趣事(2)做香肠

    上一篇里说,老马的老婆叫老马看好刚生的煤饼炉子,却没注意炉子上煮的饭烧糊了,后来全家人中午煮卷面吃。 要过年了,哪...

  • 【闲笔】趣事(01):看炉子

    老马是“wen ge”前毕业的本科生,主修俄文。中苏交恶以后,俄语不吃香了,用得到俄语的地方不多,中学里也不开俄语...

  • 【闲笔】趣事(05)空钩钓鱼

    初夏时节,黑紫色的桑葚果子熟了,小指头大小的桑葚果挂满了桑树枝,风儿一吹就往下掉。 如果桑树长在沟边上,那么,下面...

  • 偶遇

    踩下离合器,右手轻推了一下档杆,那力道刚好让档杆卡在档位的空隙处,专业术语叫做空挡。这时候车的惯性还在,我丢开离合...

  • 平安是福

    闲笔。

  • 茶声响杂花梢雨

    周日闲笔。

  • 天下有大,美而无言

    周末闲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笔】趣事(06)杆档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wq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