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2371/f101e5406855974c.png)
做一个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是孤独的,因为你要随时随地承受着来自莫名角落的流言蜚语。在北师大名单公布之前,我还在默默的记录着我们学校借助互加计划的每一次蜕变。据我所知,全县一直听课的有4、5所学校,而坚持分享的却只有我们学校,严格来说,是我一个。
对于学校来说,我对电脑很熟悉,文采也还过得去,所以这便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对于其他学校而言,互加计划可能就是一门网络课程。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它可以抢麦,可以与名师面对面,可以让学校的名字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
我跟他们不一样,每一次排课,都是希望我校同事们能对互加计划产生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在本地教育部门不作为的情况下,在之前极力推广的那县长走后,全县的互加计划项目推进工作中断。我看到此情此景深感痛心,只知道还有几所学校和我们一样在看网络课程,却只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熟知,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享联动机制。
我之所以笔耕不辍,是因为不想让那县长辛苦耕耘的互联网良田逐渐荒废,不想让我自己缺席已久的写作动力再一次耗竭,我想让其他学校知道,还有一个学校把互加计划的课程当成了必修,真正的体会到到互联网+的乐趣。
在百人北师大研修营名单公布之后,我看到我的名字,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一时间我便把这个消息转发到“互加子洲教育”微信群,我想与还在听课的学校分享这一喜悦,也告诉没有参与的学校: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乡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迟缓,常常会被教育部门冷落。很多学校都在发展各自的特色,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终究都是各自为营。教育的未来是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互联网使教育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让它飞翔,才能寻找到别样的天空。
在出发去北京之前,我添加了水地湾小学、老君殿小学、师家坪小学等还在听课的学校校长,他们年轻、有朝气,有互联网思维,我想把这几所学校团结起来,利用网络课程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几所学校的负责人群策群力,寻找出一条使互联网+有机融入到本土课程中的方法。
在我私下调查了解到,马蹄沟小学有接触互加课程,冯渠小学刚接触互加课程,马塔留守儿童学校也有借助互加计划弥补音、体、美专业教师不足的想法。说明还有不少学校尝试改变,我希望把这几所学校也吸收进来,共育互联网教育的试验田。未来很美好,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利用互联网举办乡村小学互加美术大赛或者舞蹈大赛,从命题、投票、评选、颁奖都在线上进行,积极让互联网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学生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