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

《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这一讲中的核心词是“对话”,对话的核心的核心又是“理解”。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对话关系: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一节好的课要看老师在课堂上的机智和智慧,看老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我觉得还要看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能力。对话的基本模式就是:倾听——理解——应对。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就今天的公开课儿来谈,我可以放下教材,牢记过渡语,走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倾听学生回答的内容。理解学生的回答,理解学生的表现,这样就能更好的找到跟学生对话的支点。

仅仅是读课文,王老师一下例举了12种应对的向度,让我明白了语文课堂遍地皆是智慧,而我们更应努力丰盈自己,修炼自己。
听名师的课,我总会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总觉得名师课堂是那么的行云流水。尤其是名师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流畅、自然与精彩纷呈,更是让我羡慕、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