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出解决方案
经过前面大量的问题拆解和数据分析,其实我们能够非常准确的定位到问题所在,那么解决方案也就浮出水面了。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将问题定位到某主要供应商供货成本的上升,那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与其他供应商展开更密切的合作或者将业务向上游延伸,减少企业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的被动程度。当然,现实的问题并不像我们举例中那么简单,但这种分析能够尽可能准确的帮我们定位到问题所在,而且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对业务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更有可能会有惊喜的收获。
我在做我们业务板块的数据分析时,通过研究关键考核KPI指标间的关系,无意中发现了我们业务板块的业务公式和一些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与领导的讨论中更深刻的认识了这些数据所呈现的问题。所以最后呈现的报告具有了高度和深度,领导对此也非常认可,以此作为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与上一环节相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需要细化,这样能够在细分的过程中提出可行性强的方案,甚至发现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法。
自行车竞赛界有一个知名的“1%”的哲学,来源于英国国家自行车代表队的教练提姆·德威尔,他是这样说的:
如果在每个领域都能进步1%,慢慢累积的话,有一天会突然发现你已经进步了5%,甚至更多。
提姆·德威尔正是利用这样的哲学,一步步带领英国自行车队成就了霸主地位。来看看他的做法:
1.保持自行车链条的清洁,更换轮胎及轮组;
2.聘请专门的运动医生对每个运动员进行身体动态检测;
3.提高沿途补给的密度;
4.检查你的姿势;
5.提前30分钟上床睡觉;
.……
提姆·德威尔所做的并是针对于运动员本身,一味的加强训练来诉求成绩的提升,而是将问题不断细分,拆解到自行车、身体状态、补给、骑行姿势、作息等方面,在每个方面提升1%,最终每个方面的综合提升造就了一支骑行强队。
同样的,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面对难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不断的拆解成一个个很小很小的问题,看看能不能提升1%。这个要提升的1%就是我们报告的下一部分——下一年工作计划和业务目标。
1%或者更高的提升也要依赖于我们的数据分析,即目标制定的依据和所需要的资源投入。1%的提升可以带来的业绩变化也就是敏感性分析,另外还要再分析一下预计要投入的资源,以便于在报告中呈现投入产出比,有利于争取下一年需要投入的资源。
4.总结问题
经过重重的分解和分析,我们终于来到最后的部分——问题总结。这个部分就是形成报告的过程。报告的撰写思路可以参考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
1.摆事实,提出问题;
2.从问题出发,不断拆分,直到人人都认可的事实;
3.根据最本源的问题,提出若干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4.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5.要资源,表决心。
行文至此,终于把写报告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一是对自己一项工作的总结,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作思路进行了一次梳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诸多纰漏,希望能在下次工作中改善;二可以给读者朋友一些小小的参考。这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更多是技巧层面的东西,但我深深的觉得决定你报告质量的仍然是你对业务理解的深度,没有对业务深刻的理解就没有对数据正确的解读。如果你也恰好在写年终工作报告,希望这几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帮助,另外,也希望你能和你的同事、领导多多交流,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
祝每一个在报告的大坑里挣扎的小伙伴早日完成,高高兴兴迎接假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