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觉得,写东西是一个人的本能。
我们总会有些时刻,心中的话不吐不快,但现实里没有适合倾诉的对象。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地方,从QQ空间,各种贴吧,到微博,到微信朋友圈,再到这里。
只是突然有一天,一个冲突跳了出来:
自嗨呢,还是做个园丁?在某个主题上深耕呢?
如果自嗨,为什么不是日记本?而如果是专业化的写作,为何又不是去找专业期刊发表呢?
我们流连在这些地方,写着这些感悟也好,观点也罢,内心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在这里是否能够得以满足?
这个冲突似乎就是记日记和写出爆文的冲突。然而,写日记体的作家也不少,而时常写出爆文的人,会出些题材什么书呢?
这个疑问,缘于对简书创作者申请条件里的优质文章的评定标准。里面有一条,触目惊心,最好是给自己某个标签…
这才发现,很多粉丝很多,简书贝很多的作者,的确在专攻某一部分。诗歌里就有专门写古体的,现代体的,还有人只写家长里短,有人只写故事,有人只写自己职场里的林林总总。原来这都是选过方向了的“创作者”。
看来我可能很难拿到这里的创作者标志了,其实来这里要写些什么,要看当天状态,直到最后落笔我才知道。
于是我自己搜了一些专题,准备适合的方向就去投稿,而没地方投的,自己就建立一个专题,收集自己写的,也去收录别人写的同类主题的文字。
不知自己这么来规划在简书里的旅程,是在对抗什么,或者有所妥协了,还是找到了变通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