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豸
我这辈子虽然没读过大学,更没有考过研上过博。但从小到大,经历的考试也实在不少。至于在学校,每年的期中期末考试更是数不胜数,要想说起每次感受来完全已不可能,大都忘在九霄云外了。不过有一次,我还记得比较清楚。
那是我上七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因为是全镇头一回统考,还要搞名次评比,所以形式上感觉特别的隆重正规,监考的老师都是外校来的。
那次考试,别的科目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语文。那是第一次考试卷里有作文一项,占40分,作文的题目是一次《难忘的考试》。我不知道是自己脑洞大开了,还是摸对了老师的心思,写起来竟然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作文只差一分满分了,也正因为作文分高,我的语文成绩也是班里最好的。
那次考试结果,我们班的成绩很糟糕,排在了全镇的后边。因此班主任老师大为光火,把全班学生训了个遍,有的女生都被老师骂哭了,只有我是没有挨训的那一个,真的成了一次难忘的考试了。我的作文被初中各个班的老师拿到班里去读,一次考试,可是让我名噪全校一时。
另一次,就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了。那时,我在乡镇上学,考试却得去县城里考。记得是学校的大解放车头天晚上把我们送到县城的,住在了县招待所。
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虽然那时县城里最高的建筑只有二层楼,但在我眼里已经是繁华得不得了不得了,看到那宽宽的板油马路,我心里感觉非常的震撼。
也许是我太在乎这次考试了,心里有些紧张,可能由此上了火。当天晚上吃饭时,一不小心,竟然被馒头硌得牙痛了起来。
我出去买了二十片去痛片,回到招待所我就吃了一片,本以为能够止住痛,可是疼痛一点没有减轻,好像吃下去的是假药。当天晚上疼得觉也没睡好。
第二天,我就是带着一身疲惫和剧烈的牙痛走进考场的。昨天一片没有管用,早饭后,我一下吃了两片去痛片,可牙痛依然没有半点缓解。
卷子发下来,我一边忍着剧烈的牙痛,一边答着卷子。可想而知,我当时的状态有多么糟糕,为期三天的考试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答完的。三天时间里,我吃下了十几片去痛片。试考完了,我的牙也不痛了,左腮帮子肿出了挺老高。
那年头,大学的录取率本来就很低,我又没考好,没等发榜,我就已经预知了考试的结果。发榜后,我虽然得了班里的最高分,还是和录取线差了一大截。那次考试,让我过早地感觉冥冥中一种叫命运的东西。
经历了这次考试后,其他考试似乎都不值一提了。但是我工作后经历的一次考试,一样让我记忆犹新,甚至可以说刻骨铭心。
那是上世纪的1991年,全县民办教师的一次整顿考试。原本我们这些乡用教师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又让我们参加了,这叫我们这些人大喜过望。满心以为可以通过这次考试,得以拿到民师证,以后就有转正的机会了,所以当时特别重视,准备得很充分。
考试也是在县里进行的,我发挥得特别好,试卷上的题基本都会,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成绩出来,还没有公布,校长就告诉了我的成绩,语文99,美术96,名列全镇第一。这样的成绩,这次民师证肯定跑不了了,我高兴地以为。
可是,我们这些人竟然被教育局给涮了!当初之所以突然让我们参加考试,就是设计好让我们陪考的,压根就没有想把我们列在整顿资格之内,就是要把我们作为淘汰的名额。当我们找到教育局说理时,给我们的答复是上级规定的,他们说得不算,简直是一推六二五。我们是憋了一肚子气却没有地方说里去。
在普通人心里,考试历来都是检验一个人知识水平和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最具公平公正性。可是偏偏有人无视规则,视规则如儿戏,归根结底是这些人缺乏最起码的道德良知。甚至有的人置个人利益于规则之上,是对他人利益和生命的侵犯,突破了最起码的人格底线,应该受到法律和道义的惩罚。
前不久,山东省高考被顶替的系列案件新闻炒得沸沸扬扬,高考本来应该是最公平的人才认定方法,却被一些缺乏道德良知的人亵渎篡改了,简直把国家的高考政策当成了他们营私舞弊的遮羞布,视他人命运如草芥,毫无道德下限的卑鄙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在普通人的心中,高考是神圣庄严的,是最公平最公正的,是普通人获得美好未来最好的途径,可是这个途径被破坏了,这个神圣被玷污了,老百姓还能相信什么呢?
如果高考不能保证他的公正性,还要他干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