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还是在家带娃?建议您看一看
李枚瑾教授有一次在杭州讲课,有一位务工人员就问她:我现在的工作特别好,挣的钱也很稳定,但是我的孩子还小,问李老师,我该怎么办?后来李老师跟他讲: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但孩子呢,就那几年关键期,过了这几年就是一生的问题,这几年管教不到位,他的一生可能会毁掉,你自己来权衡。
中午跟同事聊天,谈起了小孩教育的问题,目前这位姐姐是跟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她有一个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说到,女儿去阳台上取东西,姥姥就心疼说到下来下来,别摔着,我跟你拿,当女儿回卧室的时候她告诉女儿踩的那个东西不平稳,支撑点很弱,会把你摔倒,下次你用什么样的道具,告诉大人事先把这个取下来。这就是老人和父母带孩子的区别。
老人会帮扶,但是父母会教孩子用比较稳妥的方式面对类似的问题,并进一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老年人体力有限,加上隔代教育方式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很多老人都希望孙辈们听话,他们年老体迈,怎么可能陪孩子爬高爬低,有一些父母是农村来的,他们勤劳内敛,怎么会陪孩子说这说那,他们省吃俭用,由不得孩子要这要那,或许我们老了也是这样。
最近看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上很多心理问题案例是因为童年甚至婴儿期埋下的隐形心理问题的种子,作者武志红,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也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作家,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主办人,著有多本心理学畅销书。
书中有这样一句: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家庭的那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而它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改变你自己,以及改善你的家庭关系。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家庭教育亦是如此,通过现在的果,去分析曾经的因。
0-3岁有哪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孩子们的成长埋下伏笔,一起来看看。
性格塑造的形成期
根据研究表明:0-3岁时人生最佳教育期。将来的智商水平、行为习惯、性格品质全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宝宝最好是在母亲的陪伴下成长。弗洛伊德的理论,成年人的某些心理问题是来自婴幼儿期。
0~6个月宝宝的需求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诉求,及时回应宝宝,满足诉求,多交流,增加身体接触,专心陪伴。
6~18个月保证安全的前提让孩子去爬去探索,看简单的绘本,接纳并回应宝宝的情绪。
18~30个月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尊重宝宝的独立,让他去做想做的事情,多鼓励,多拥抱,设置规则让宝宝知道底线,选择绘本共读。
30~36个月我们不要吝啬对宝宝的爱,同时接纳宝宝的个性,听到表达情感,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帮助排解负面情绪,家长要耐心引导,诚实不欺骗。
在这个过程妈妈对宝宝来说难以替代,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收到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慈爱,婴幼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进而产生安全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缺乏安全感,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因为小孩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这个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所以和孩子们玩躲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
所以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的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的分离,保证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
好习惯的关键培养期
大哥家的毛毛,不但是小学三年级的学霸,还有很多良好的习惯。大嫂说,很多问题就是“习惯培养”的问题,一旦孩子养成了好习惯,我们就会越来越省力,毛毛生下来就自己一直带着。并且我跟你大哥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更加相爱了,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他也很少有情绪,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三个人一起出游,他开心了,把自己的事情做的有条有理。
从幼儿园他就吃饭棒棒哒,如厕不用老是提醒,穿衣服鞋子自己搞定,各方面都被老师夸夸夸,真是不自信都难!并且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能够为他之后学习,与人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他一生。
工作这么久,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比较容易马虎;
生活上懒散的人,学习上比较散漫一些;
生活上没有规矩的人,学习上比较不得法。
趁孩子还小,让我们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习惯”开始行动起来!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来自全球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 John Medina 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所具有的每一种技能都是为了避免自己被灭绝而进化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例外。只有当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大脑才会去学习各种知识;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大脑就没有剩余的资源来学习知识。
简单点说,就是有安全感足够的孩子会更爱学习,所以会表现的更加聪明伶俐。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就在孩子三岁前,三岁前打基础,余下的成长,无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充和完善,开发大脑的重任也落在三岁前。这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去参加潜能开发班,而是希望妈妈能掌握孩子不同时期成长的特征,不失时机的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一、充足的营养
促进大脑发育,必须有充足优质的蛋白质、矿物质(钙、镁、铁、锌、锰等)、维生素(B族、C、A、E、K)、必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补充有益菌群(益生菌、益生元)。动物肝脏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鱼头中含有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肉类中同样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有健脑、补脑功效;豆类及新鲜蔬菜、核桃等也是上好的健脑食品。
二、必不可少的亲子交流
孩子要的并不多,每天能陪他玩会,读读绘本,做会游戏,拍拍抚触,就可以。
三、 户外运动
不要总是将宝宝抱在怀里,要在相应的阶段锻炼宝宝翻、爬、坐的能力。体育训练是开发婴幼儿右脑智力的最佳方法。因此要有意识地激发婴幼儿用手抓、握、捏、扔、接、拍及跑、跳等各种运动,尤其是要训练其手脚的精细动作,促进小脑发育和平衡。
四、充足的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不好。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相对固定的睡觉时间,或睡觉时间晚于21点,儿童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成绩会比较差。此外反应能力、空间认知能力也会有所降低。
宝宝的身高、体重在婴儿时期快速增长,我们都能看得见。而大脑的发育,也在此时高速进展着。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错过了。
中国人习惯性认知---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赫克曼说,“孩子早期教育不需要投入很多钱,最昂贵一流的幼儿园,远不如父母亲力亲为的教育!”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被爱的感觉,知道家人在背后支持自己,就是他们能走出去面对世界最大的保障。无论世道怎么变幻莫测,父母的爱不会反复无常。无论发生什么,告诉孩子“有我在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