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开始思考人生的儿子
儿子14岁了,不知是学业的压力,还是成长带来的烦恼,偶尔会问“人,为什么活着”?其实,这个问题偶尔也会困扰着我,特别是面对人生难以破解的困难时。
从浅层次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探究,其实就是在物质追求过程中遭遇挫折时的心理挣扎,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就像四季轮回,追求阳光雨露的过程中,谁也不愿面对严酷的寒冬,但也不可能永远都是春暖花开。
不期而遇的坎坷,只有决绝地迎难而上,才能有把它走完的那一天。逃避,它就会永远尾随着你。人生谁都逃不过的困苦,只有懦弱的人,才会不肯放手地去反复品味苦涩,勇敢的人,会用时间与力量的沙把它掩埋,并在上面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也许,披荆斩棘追求自己的幸福,就是人生的意义。
不过,每个人对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因此,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但不会有好的效果,反倒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对生的理解更加空洞和虚无。继而产生更大的迷茫。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人失去了生命,将会产生哪些后果。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排着队面对死亡的,国人对于这个话题讳莫如深,避之不愿提及。西方则对其坦然面对,常以此为调侃的话题。两者不同的态度主要是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坦然面对得失,豁然面对生死,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生得失,才能更积极乐观,豁达开朗地面对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不同形式的人生磨难。
如果你失去了生命,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从人性的角度,你的同学会很悲伤,在若干年后的聚会上,他们也许还会伤感地提及你,回忆当年和你在一起时的快乐点滴。但是,你的离去却给成绩排在你后面的那些同学创造了排名再进一步的机会,也许,因为你的离去,中考的榜单上,那位原本无缘公立高中的同学,挤进了50%的行列,甚至,有可能是那位原本无缘小重点的同学,兴高采烈地拿到了代表着人生第一份至高荣誉的“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很有可能,这本该是属于你的。
好吧,就算你书读的不理想,中考后读了技校,中专。十八九岁的你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稍微理想一点的工作,去掉能拼爹的,所剩也无几,你不是用全部身心挚爱着电脑编程,计算机语言么?如果一旦中考失利,你能在日后的职业学习中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份热爱,凭它安身立命也是个不错的,甚至是非常理想的出路,把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结为一体是一件人生快事。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学校里的学习课程就是计算机,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忘了过年那几天你茶饭不思地埋头那本英文原版计算机书和60课时的计算机课程的美好时光了么?这也许就是你一生的快乐,这样的工作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摩拳擦掌,你知道,男孩对计算机的痴迷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中途离场,享受这场人生乐事的机会,将拱手让与他人。
你知道么,等你们长大的时候,男女比例是失衡的,即使你们都如雄鸟般努力展示着自己鲜艳的羽翼,也会有一部分人无法觅得那位心爱的姑娘,你不是说过你班的某某是温婉可爱型的漂亮,某某是开朗外向型的迷人么。这很好啊,你能看出女孩子们的美,说明你热爱生活,像个男子汉一样长大了。同样,也许有一位你认为她很美的女孩子,也同时在欣赏着你的帅气。心中有嫩芽在春天的土壤里滋长,这是青春带给你们的成长快乐。也许若干年后,你们真的就成了对方的王子与公主。但是很遗憾,如果你放弃了自己,这童话故事的男主角将换作别人,你的缺席,不会让公主有一点点的遗憾,甚至,她连想,都不会想起你。
不管是神创造了人类,还是大自然孕育了我们,今天人类的规模,是有些庞大了,地球有限的承载能力已经捉襟见肘,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与人类肉搏两年多了,丝毫没有主动退场的意思,不管它是大自然寻求平衡的产物,还是什么别的来源,这病毒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人类制造麻烦,消灭那些无法抵抗它的进攻的老弱病残,如果你主动离去,它是开心的,对于它来说,这样是又少了一个年富力强的对手。
一个生命的消失,除了带给血缘至亲一生的悲痛,单纯从冰冷的生物学角度讲,于他人,是又少了一个公共资源的争夺者。对于地球而言,是少了一个自然资源的消耗者。人活在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个体能带给他人的东西,其实微不足道。
千年修为,机缘巧合,你踏着霞光而来,冥冥中的主宰在这里给你准备了一份亲情,一份友情,一份爱情,一份工作的机会,一份享受自己所爱事物带给你快乐的机会……这些,是每个人都可以靠着勤奋与执着的钥匙就可以打开的一份大礼包。如果你不想接受,就会有比你更努力的人多得一份。这份馈赠本是为你而备。放弃它,是你内心所愿么?
换个思路,从这些不太有文化的角度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是不是更容易找到简单粗暴,通俗易懂,更容易让你理解接受的答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