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疑惑,我们精神的“公共空间”
我自己经历过一次“书店的救赎”,那之后自己开店,去过很多咖啡店,奶茶店,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等,也参加了一些文化类活动,然后慢慢想到了自己做一脚这样的事儿
今天看书看到提到一种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对人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当下的人困于物质生活,精神和灵魂无处安放
“进一步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旅行笔记咖啡馆?把一些出版社编辑、优秀的青年写作者、人文旅行达人聚在一起,大家来到这个空间后,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对接资源。这个空间就会衍生成一个可以分享旅行心情,同时可以补充他人见闻的地方,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获得了精神性的价值,每个人都打开了自己的精神视野”
年初的时候有一个“社团”的设想,每个月拿一笔资金出来,做一个甜品茶话会,开始邀请一些同事朋友参加,优化流程和活动
茶话会通常会准备一些我自己做的蛋糕,饼干,布丁等甜品,在准备一些水果
然后每次活动设计一个主话题,一个辅话题,第一次我自己来提出,之后由参加活动的人提出,如可以有抽象而广大的话题,如何看待女性地方“漂泊性”,也就是女性结婚后就意味着脱离了原来的家庭,再次创建一个新的家庭
也可以是特别具体的话题,最近打算做一家实体店,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确定好后在朋友圈和同城活动中发布,每次参与人员暂时控制在5-10人
免费开放,一月暂定一次,但是呢,参加活动的人要求有一个准备,带一本书,写一个故事,或者留一个问题,作为活动的门槛
其实形式呢可以非常丰富,戏剧,辩论,演讲,表演,脱口秀,甚至演唱,写作,手工等等都可以
之前看一些地方设有“死亡之旅”体验馆,某当红明星在拍戏时,遭遇火灾,被大面积烧伤,之后如日中天的事业戛然而止,好几年之后,才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这些年,精神的创伤是更难痊愈的,做节目时,主持人再次带着当事人走一次“死亡之旅”,已经能坦然面对了,这时候,大体痊愈了不少
我的一位导师提到了自己参加的一个活动,在一个空旷的大房间,手机留在外面,脱鞋进入,房间四周设有音响的,放着舒缓的音乐
然后彼此随机的在房间漫步,不允许和其他人有触碰,眼神交流,聊天
接下来是两人一组彼此对望,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等
之后停止眼神凝视,对话
A - 你好
B - 你好
A - 好久不见
B - 我最近很忙
A - 再见
B - 再见
最后同样的对话,只是说要一句需要等待十秒再回答
A - 你好
…
B - 你好
…
A - 好久不见
…
B - 我最近很忙
…
A - 再见
…
B - 再见
奇妙的事儿发生了,导师和他对面的小伙子都泪流满面,切换人员后,参与人依然泪流满面
这一点可以参考海灵格的“系统排列”场景实验
这样的感受就如在述说“对不起,没必要吵架”或者“对不起,之前对你折腾太多”导师写这段经历时,四十五岁的他依然忍不住流泪
导师理解的是“我们忽略了把身边的人视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值得珍惜的人,一个同样也有理想、有热情、背负家人寄托、有七情六欲、会伤会痛、需要关心支持、需要仔细体会的人,一个普通的、真实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
也就是单纯的角色之间的互动,标签式的理解,彼此的心都有很多地方锁
在我看来,眼泪多为自己而流,我们通过这样的体验,从别人眼睛里面,人生里面,价值里面,情感里面看到了自己
人们羡慕魏晋名士,向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就如最近全国范围内的旅行胜地人挤人的情况,反过来恰好说明人生和生活太过逼仄和匮乏
昨晚和朋友聊了下,慢慢意识到很多人都在负重前行,被物质的需求牵引,不负责任的说是身体的拖累,我们必须超越的物理的和生物的本我部分
身体的病老伤痛,冷热饥饿等都会触发我们的情绪欲望感受等
进一步生出了精神的问题,也就是身体和灵魂本一体,相互影响
一般发展良好的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身体和灵魂变化一致,举个具体的例子,学生时代,每天的知识学习之外还有有“劳动”或社会经历
这里我想到的一个点:灵魂的空洞与贫乏是因为没文化
文明一直在进步,而有文化却是特别难而富有挑战的课题
和人打交道困扰我比较多的通常是相处一段时间后,总看到人乏味无聊的灵魂,这恰好也可以看出,我自己也缺了一点趣味,文化素养还不够
“若一个人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在现代世界里,人只有获得充分的信息,才能真正有效地生活。这里的“信息”,我认为是对社会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大”的人的脉络即历史的理解,对当下问题的理解。”
进入社会后,除了日复一日的工作,还应该有自己私人的爱好,或者闲暇的娱乐和学习
当下很多人的状态都是工作仅仅为了保障生活所需一切,不足以支持自己或者家庭进一步享受生活,而这恰恰是我们最近几代人需要解决的和面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