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阐述这个问题很久了,一直懒得动笔,今天忙里偷闲,决定把它解决了。
首先,从”凡事无绝对”说起。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首先我们要去问一下它是否是对的,懂得利益最大化,就应该少走弯路,故而我们的潜意识里或者说是骨子里就认为学当然要学对的东西咯。在这里附带说明一下,以上言辞并没有否定错误知识的价值,而且以上所说对的知识也局限于当时的时空,毕竟纵观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停地犯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历史,谁敢否定错误知识的价值!还需得说明一下的是,以上及以下我将要谈论的问题都属于用理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的范畴,不敢带感情色彩。
现在,让我们回到”凡事没有绝对”,假如我们正在学习这个知识,利用以上的方法,首先,它是否是对的呢?假如它在当前时空下是绝对对的,那么它也就错了,因为它绝对对的命题本身违背了它定下的 ”凡事没有绝对” ,得出矛盾,故而我们之前的假设是错误的。假如它在当前时空下是绝对错的,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很快会得出我们现在的假设也是错误的。戏剧性的结果出现了,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时空下,我们竟然无法判断它是绝对对还是绝对错,这就让人很苦恼了。后来,我想,是否存在中间态呢,既对也不对,如果从时间轴上来分,那就是一会儿对,一会儿错,感觉这样很滑稽,你说,要如果是开始错,后来对,那样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和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一致的,你这在时间轴上的一个微元里一会儿对,一会儿错的,算咋回事嘛?无论是从空间上来看还是从整个时空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很容易得到上面一样的结果,一样的笑话。
上面所举的例子是一个判断问题,含有或者是隐含有”是,会”等词的句子等是属于判断的句子,然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我们是描述事实,还是描绘想象的东西,我们大抵用的都是判断句,而这种判断句用上面所用的方法验证它在当前时空下是绝对对的还是错的时候,我们又会想起”凡事无绝对”这个命题来,我们既然在当前时空下无法判断这个命题的绝对真伪,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判断这个在当前时空下到底有无绝对的东西咯,那么对我们平常使用最广泛的判断句的绝对真伪也就无法判断,而我们以前学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在当前时空下无法判断绝对的真伪。
好吧,我是个特别爱较真的人,我觉得人如果要说话,最好是说真话,而人所说的话基本上是判断句,而我现在居然发现这些判断句在当前时空下不能判断出绝对的真伪,故而觉得不能说话。
再后来,我又想起了以前百家讲坛里讲易经的那个老头說,”世事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嘛,既对也不对”,又说道”事物有阴有阳嘛,阴阳互动,万物方生”。接受传统西方教育的我们,最烦的就是”既对也不对”啦,你说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啊。后来我又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既对也不对”的结果呢,当然那个老头可以很明了地告诉我是阴阳互动的结果,不得不说这个易经是一部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但是,也正因为它能自圆其说,当你用它的根本思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正好会暗合它的结论。但是能解释这个世界的理论有千千万,到底听谁的呢?这又让我想起了佛教的一位很出名的禅宗,不记得是谁了,他有很多信徒,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多粉丝,按理说,他应该积极地著书立说,好使他的思想能保留下来,启迪后世,但是他一生却不立一言。当然这究竟为何,也是众说纷纭,我想,像我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众说纷纭中的一种吧。
我们大家都以诚实为美德,而实不知自诩诚实的人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讲的是不是满口谎言。倘若在判断词前加上”大约,好像,可能,也许”等词来模糊绝对这个概念,那么我们说话还是可以的,不过说的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句罢了,不过较真的人好像也就只能这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