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天,国家总理李克强接连考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6197/8cf115d2ac472b89.jpg)
“全面降准”的提法是过去几年没有过的,因此坊间猜测“货币放水开始”,“房价即将大涨”。真的会如此吗?
首先,央行负责人强调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并未转向。降准的目的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服务于实体经济。
当然,很多人会说,官员的话要反着听,经常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既然三年都不提“全面降准”,这次口子一开,必然走回放水老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6197/ad658d16e9af430a.jpg)
但降准释放的是基础货币量,而放水不能只看基础货币增加,更要看商业银行是否大幅增加信贷投放。这两年,我国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穿透式”监管力度,成立银保监会表明了此一决心。未来即便商业银行重新发放信贷,也必须在银行表内进行,就会审慎得多。因此信贷增速不会大幅增加。
其二,“房住不炒”是目前房地产政策的基调。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以往炒地皮,给房企融资,地方政府最积极,现在被套上了紧箍咒,政府也爱莫能助。所以去年很多房企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有的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就连房企老大万科都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降准释放的货币顶多能缓解房企融资的难度,降低一些融资成本,想要像以前那样大把拿钱是不太可能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当接盘者,更没有人愿意把资金放在政策不鼓励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6197/fa3e47fc3be98500.jpg)
其三,笔者非常认同一个房价上涨的逻辑——房价由出价最高的人决定。在流动性充裕、杠杆率很高的情况下,炒房一族可以通过快速转手不断推高房价,形成房价飞涨效应,进而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但目前的情况下,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商业银行还执行上浮的房贷利率。首套房的首付最低也要两成,二套房首付有的地方甚至要五成。还有的地方,买了房子在几年内无法交易。没了杠杆和流动性,要自己掏真金白银承担风险,谁还去炒呢?
其四,国家鼓励租房的意图越来越明确。原来附着在“自有商品房”上面的各类隐性福利,如落户、学区等等都开始面向租房者开放。这次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的数额更说明了这一点。对于一线城市的纳税人来说,租房的专项扣除额度为每月1500元,而房屋贷款只能扣除1000元。
不过只要货币开始宽松,肯定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这样的钱,一部分是刚需,另一部分,笔者认为是傻钱。至于周围的人看涨还是看跌,其实已经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手里有房的,一般都喊涨;手里没房的,都盼着下跌。如果市场声音一致,一般就往反方向走;如果声音不一致,那么任何方向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大幅上涨或者下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