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曾暗示,中国会推出远超市场想象的对外开发制度安排……我们甚至可以打开脑洞,即便是国外的优质高科技企业,也欢迎他们来A股上市,把A股真正培育成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这两天,伴随A股的IPO荒,有一条消息正在市场发酵——为苹果手机代工的富士康公司即将IPO上市。这次IPO打破了惯例:从招股预披露到审批发行,可能仅需两个月,相比普通企业大概一年的漫长等待期,这次无疑是特事特办。
另有消息称,证监会发行部近日对相关券商作出指导,在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行业中,如果有 “独角兽”公司(创办时间短且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计划IPO,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即报即审,不用排队。由此可以看出,富士康不是个案,而是证监会某种“新政策”的开端。
这些企业的IPO为什么能够特事特办?这从证监会各级官员的诸多公开表述中可见端倪。2月初,在与深圳市委书记的会面中,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曾谈到:“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持服务作用,帮助更多深圳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上个月中旬,在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也提到,着力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创新制度安排,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经济新产业的支持力度。
“帮助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这是刘士余的最新提法,呼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要求。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大架构中,“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而且特别提到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我们来看看富士康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尽管主营业务还是代工,但富士康还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富士康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资。上述八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共计273亿元。
工业互联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经济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也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甚至专门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由工信部部长苗圩担任组长,对此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富士康本次IPO的方向恰好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受到政策关照和扶持就很好理解了。
年初,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曾引发关注。因为有媒体报道,他曾现场表示:证监会正在努力让优秀的好企业留在国内,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优质公司成长红利,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吸引下一个“阿里巴巴”、“腾讯”在A股上市。
哪些公司可能成为“新政策”的受益者?只要我们掰掰手指头,数数你知道的“独角兽”企业就知道了: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京东金融、头条日报、饿了吗、美团……加上已经成功回归国内上市的360公司,以及即将上市的富士康,对其他优秀创业公司的激烈和带动作用可想而知。
当然,在现行制度规则下,企业盈利水平、VIE架构都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障碍。但既然港交所已经做出了反思,我们同样也应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步伐。据传,本打算单独在香港上市的小米公司,由于证监会的新制度安排,很有可能采取A+H的双发行形式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由于小米公司是“同股不同权”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此次如能成功发行,这将是一次更加里程碑式的事件,对我国资本市场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还记得中财办主任刘鹤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曾暗示,今年中国会推出远超市场想象的对外开发制度安排吗?笔者判断此类安排应在金融领域出现。我们甚至可以打开脑洞,即便是国外的优质高科技企业,也欢迎他们来A股上市,把A股真正培育成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那么证监会当下动作频频就更好理解了:一方面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也是与国外制度、资本对接的客观要求。要吸引境外资本进来,目前资本市场的体量和质量还是无法满足需求。我们散户都知道现在的市场上优质企业不多,人家老外来了就会傻傻地当接盘侠?
不见兔子不撒鹰。境外资本都是聪明钱,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没有拿得出手的企业,人家是不愿意投资的。所以把优质企业留在国内上市、吸引优质境外企业来A股上市,也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吸引长期资本流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实体经济发展,配合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步骤,是战略,是布局,是好棋。
如果更多的“BTAJ”(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的简称)们都来A股,那么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纳斯达克”,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就应该这样?
网友评论